儿媳在家推行了一套“爱心积分制度”,美其名曰“量化管理,公平透明”。
可日常的家务比如做饭打扫一次只能得1分,提一句育儿建议却要扣10分。
我和老伴活像两个被严格考核的廉价临时工,每日在积分表前如履薄冰。
直到那夜老伴高烧昏迷,我拼命敲开儿子的房门。
儿子睡意惺忪地抱怨,儿媳却冷静地提醒:“送医院要30分,你们积分不够,还是自己打个车吧。”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透了。
老伴出院后,儿媳非旦没有半句关怀,反而指责我因为照顾老伴耽误了带孩子,要扣掉一周的基础分。
我没有与她争执,只是将一份《家庭资源兑换表》拍在他们面前。
“既然要讲规矩,那就要讲得彻底。你们住我的房,吃我的饭,以后也都用积分来换吧。”
既然这个家只认冷冰冰的数字,那我就教教他们,什么叫真正的“公平”。
……
“乐乐真棒!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奖励一个‘小星星’贴纸!”
儿媳张芸笑容满面地将一枚亮晶晶的贴纸贴在墙上的《乐乐好习惯积分表》上。
五岁的孙子乐乐欢呼着,小心翼翼地把贴纸按牢。
这张卡通积分表已经实行了两个月,上面写着“自己吃饭+1分”“按时睡觉+1分”……积满十分可以兑换一个玩具或去一次游乐场。
别说,效果还真不错,乐乐比以前规矩多了。
我和老伴王建军在一旁看着,心里还曾暗暗佩服张芸会教育孩子。
这时,张芸转过身,脸上带着同样亲切甚至更甜几分的笑容,将另一张更大更精美的彩色海报,贴在了乐乐积分表的旁边。
“爸,妈,看你们这么喜欢乐乐的积分表,我也给你们设计了一套!咱们家全员积分化管理,公平透明,促进和谐!”
我心头莫名一跳,连忙凑近看去。
标题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家庭爱心积分制度,量化爱意,双向奔赴】。
海报设计得甚至比乐乐那张还要讲究,但上面罗列的内容,却让我和老伴瞬间僵在原地。
表格清晰地分为两栏:贡献区和权益区。
【贡献区(赚取积分)】
负责乐乐日常起居(含早晚接送幼儿园):+5分/天(注:此为固定基础任务)
日常打扫卫生:+1分/次
准备营养餐食:+1分/次
处理额外家务(如手洗高档衣物):+1分/次
【权益区(消耗积分)】
对乐乐的教育/生活提出建议:-10分/次
带乐乐进行非计划内活动:-20分/次
需要子女协助(如夜间送医维修家电):-30分/次
我的目光死死盯在“提出建议-10分”和“夜间送医-30分”上。
带一天孩子累死累活才5分,提一句建议就要扣10分?生个病要扣掉整整六天的“工钱”?
“小芸啊,”我嗓子发干,“这……这分数怎么扣得这么狠?我们带乐乐是心甘情愿的,可这提建议生病什么的……”
“妈!”儿子王强笑着打断我,搂住张芸的肩膀,“小芸这可是用心良苦!乐乐的积分制是鼓励,是养成好习惯。给你们二老制定这个,是保护你们,也是尊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