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皇帝一行都如此缺粮,可想而知民间百姓的处境何等艰难!
而神都这边则不同,虽然粮食产量未必比关中高出多少,但这里交通便利得多。
多亏了隋炀帝耗尽国力修建的大运河,神都可通过漕运更便捷地获得从江南转运来的粮食。
这样一来,便不会出现一遇天灾,皇帝就得率百官逃离京城、赴外地就食的尴尬局面。
总而言之,武则天称帝后迁都神都洛阳,并不仅仅因为洛河出现的神异现象——那最多只是促使她下定决心的直接原因。
不过,这些似乎与张光并无太大关系……
此时距离武举正式开始只剩半个月。
幸好他们来得不算太晚,神都还能找到住处,只是条件一般,好地方早被先到的人占去了。
不过张光和大牛都不太讲究,只要干净整洁便好。
安顿下来后,张光便开始在城中四处游览。
既为领略神都的繁华,也为打探消息,了解此次武举中有哪些状元的热门人选。
尽管张光自信能夺得状元,但他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毕竟不长,没有足够时间稳固境界、突破至一流高手。
以二流巅峰的境界参加武举,仍可能出现意外。
因此,在武举开始前,他必须知己知彼……
经过半个月的多方打探,张光对夺取此次武举状元更有把握了。
那些外界热传的状元候选人,他一一调查过,发现基本只是三流高手。即便外家功夫练得不错,只要没有内力,遇上他必败无疑。
反倒是几位没什么名气的武者,被他发现是身怀内力的二流高手。
所幸这些武者内力浅薄,无人能敌张光。
此事也让张光悟出一个道理:真才实学者往往谦逊低调,唯有半瓶水才爱四处张扬,靠虚名填补实力不足。
另一桩好消息是:本届武举未见朝中重臣的子侄参与状元之争。或许诸位大人早已看透,这场武举不过是圣上的颜面工程,纵使夺魁也未必受到重用。
再说,权贵若想提携后辈,何须借助科考?在这文举尚且不受重视的年岁,武举更如浮云。官场升迁终究靠的是人脉根基,若无靠山,即便中了状元也不过当个七品县令。
更何况武举旨在选拔将才奔赴沙场,哪位大人忍心让自家子弟战场搏命?
如此反倒合了张光心意,省得要与凭仗家世的子弟争夺状元。他虽不惧权贵,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能不与高门结怨自是上策。
为打探这些消息,张光半月来无暇领略神都风物,连计划中的青楼 ** 也一再耽搁。
因各地武者蜂拥而至,神都秦楼楚馆虽不及长安平康坊闻名,却夜夜客满,去迟了便一座难求。
但这些江湖客多性情暴烈,致使神都治安每况愈下。每日皆有 ** 酗酒之事,纵然官府加派衙役巡守,仍难震慑这群莽夫。随着武举临近, ** 者竟变本加厉,曾有狂徒在天子脚下拒捕,当街与官差动武!
此事惊动武则天,若非武举关乎天颜,险些下旨废止。女皇当即下诏严惩 ** 者,遣十六卫军队镇守神都,更颁下铁令:再有目无王法者,可就地正法,不必奏报!
在此情形下,张光愈发不敢轻举妄动,连打探消息也省了,只安静待在客栈中休养精神,为即将到来的武举做准备。
三月十五日,武举正式开始。
因是首次举办,无前例可循,整个考试流程在张光看来略显随意。
几日前,张光已将狄胖胖签发的准考证交至兵部专设的武举承办处。

此次武举参与者近五千人,且已有数百武者因故被取消资格,故首轮试场只得设在城外几处较宽敞的军营中。
首轮考核内容为负重跑。
考生需背负约五十斤重的麻袋,在两刻钟内跑完十里路,相当于五公里负重越野。
这在张光看来并不难,他自信能轻松完成。
五十斤虽听来沉重,但对古代军人而言实属平常。作战时盔甲与武器的总重已与此相当,更有壮士为保性命身披双层重甲。
半个时辰的时限也属合理。后世五公里负重越野合格线亦在二十多分钟,而此方世界乃低武之境,人群体质更胜一筹,多数武者应能通过。
以装土麻袋替代甲胄兵器虽不尽完善,但念及武举初办,条件简陋亦可体谅。
麻袋分发完毕,军营中约千名考生各就各位。
众人虽保持间距,却难成单排,最终排成二十五列的方阵。
不知首排之人是凭运气还是靠关系,后排考生大多已在盘算起跑后如何尽快挤开前方之人。
张光运气 ** ,被分在方阵中段,反不如末排自在。
咚咚咚,咚咚咚!
鼓声一响,武库首轮考试正式开始。千名考生扛起麻袋,奋力向前冲去。虽说首轮只要求在时限内抵达终点,但谁又能保证抵达的先后不会影响武举的最终评定?
人群相互推挤之下,唯有前几排尚能正常奔跑,后方考生却已乱作一团。原本齐整的方阵,顷刻间溃散无序。
混乱中,众人莫说争先,就连提速都变得极为艰难。
“受不了了!且叫你们见识我的金雁功!”
被围在人群中的张光更是苦不堪言——前后左右皆是人潮涌动,前方考生又阻挡去路。这般情形,倒不如身在末排来得自在。
其实十里长途,开局这点差距本不必计较。
可初次应试的武者们哪懂得这个道理?
若非考场纪律森严,四周又有监考官兵镇守,恐怕早已拳脚相向。莫说他人,便是张光自己也快要按捺不住火气了!
情急之下,张光只得运起轻功,欲从人潮中突围而出。
喝!哈!
但见张光运劲一震,周遭人群尽数退开。几个下盘不稳的考生若非被人群夹住,险些就要酿成事故。
这金雁功虽非武林绝学,却是全真派的上乘轻功。即便在此界威力稍减,练至化境仍可达踏雪无痕之境。
得了施展空间,张光纵身跃起,踩着前人肩头(终究未忍踏首)疾驰而去。三两步间已冲出重围,直追前方领先之人。
虽负麻袋重达两百斤,被踩者却只觉肩头微沉,并无不适。
为显真本事,张光决意全程施展金雁功,完成这五里负重越野。
以至于旁人目睹张光那轻捷如风的步伐,纷纷怀疑他是否暗中做了手脚,所背的麻袋是否暗藏玄机?可未等他们细究,张光早已奔出老远。
“速骑马追上,绝不能让他有舞弊之机!”
见张光身影即将消失在视野尽头,一名监考官急令两名手下策马追赶。无论那麻袋中装了多少重量,至少得确保他在抵达终点前无法调换袋中物。
“遵命!”
两名士兵扬鞭疾驰而去,起点处的骚动这才渐渐平息,众人纷纷四散开跑。
大多数人一开始便拼尽全力前冲,唯恐落后半瞬便遭淘汰,却未曾考虑后半程是否会力竭。
不过这一切与张光毫不相干,他早已绝尘而去……
“老王,你说头一个到的要花多久?能否突破一刻半?”
“怕是难。往日操练时,最快者也需一刻半跑完五里地。何况当年创下纪录的那位大人如今已凭高强武艺官拜将军,寻常人岂能轻易超越?”
终点处,两名披甲官兵闲来无事,正揣测首名抵达所需时辰。按以往经验,负重跑完十里地至少需两刻钟。最快纪录保持者仍是那位身怀绝技的高手,故而无人认为此番能有人刷新纪录。
岂料闲谈未久,忽闻马蹄声自远而近。
循声望去,二人惊见两名骑兵后方,竟有个背负麻袋却步履如飞的身影,速度几乎不逊奔马!
“老天爷!这才过了多久?怎有人能奔得如此之快!”
“我瞧瞧时辰——方才过了一刻钟!”
张光的出现令终点处所有官兵皆露惊愕之色。无人敢信竟有人背负五十斤重物仍能面不改色地疾驰。
不待众人回神,张光已抵达终点。他放下麻袋,气息平稳地问道:“诸位大人,不知在下可否算通过此轮考核?”
此时,仅有少数眼尖的人注意到,张光背着五十斤重的麻袋奔行十里,额头上竟不见一丝汗珠,便知他必是身怀上乘武功的高手。
但多数人并未察觉,反而暗自怀疑他是否作弊。
当然,这话谁也不敢明说。终点的官员以规章为由,一边询问随行监督的两名骑兵路上有无异状,一边将麻袋过秤。确认无误后,众人惊叹不已,将张光名列第一的成绩记录在案。
一时间,不少低阶官员纷纷上前道贺,夸他武功高强,此次武举必中状元。
这些人显然意在攀附,盼他日后得志能稍加提携。
张光虽不愿得罪人,客气应对几句,虚与委蛇。至于将来是否相助,那便要看有无重逢之缘、其人是否真有本事了……
对于十五分钟跑完全程,张光自觉尚可,不过是正常发挥。
他想起后世军中优秀者能在十七分钟左右完成,那还是常人之躯。自己身负上乘武艺,用十五分钟已算偏慢。
这主要是他为保存体力,未尽全力。若施展“金雁功”全力奔驰,十分钟内必能抵达,但那会耗力过甚,影响后续几轮考试,不必过早显露全部实力。
铛、铛、铛!
三声鸣金,规定时间结束。
此时仅百余人抵达终点,通过者不过一成多。
“怪了,依我观察,能在半小时内跑完十里的人,应不少于一半才对?”
张光对通过人数之少略感不解。
但他随即想通:多数人缺乏经验,起跑时便全力冲刺,中途力竭。这种有勇无谋之辈,本就该被淘汰。
他自不会在意旁人如何,眼下要紧的是回去好好休息,准备后日的第二轮考试……
首轮考核中,五千名应试者仅六百余人通过。其中大半淘汰者皆因起初发力过猛,中途气力不济,未能在限时内抵达终点。
对考官而言,这般筛选反倒省心——近九成考生被直接筛除,极大减轻后续工作量。众人甚至商议,下届武举负重跑或可改为按名次录取。
与此同时,张光以一刻钟佳绩夺魁之事,迅速传遍神都。百姓赞叹其疾速之余,更赠他“神行太保”的称号。
经过整日休整,第二轮考核即将展开。
对于新得的绰号,张光有所耳闻。他倒不以为意——不过是早几百年占用了水浒好汉的诨名罢了。眼下重中之重,当属应对新试。
次轮考核始见真章,专考步射之术。
顾名思义,此项检验立定射箭的功底。张光虽未获得射术相关异能,亦未经专门训练,却承继了原身精湛的箭术。原主不仅谙熟此道,更称得上百步穿杨。
往日除练武外,弓箭便是原身最常修习的技艺。在战场远程兵器稀缺的年代,弓矢既强于弩箭速射,又为将领必备技能,怀揣将军梦的武痴自然勤练不辍。
凭借这手绝技,原身常在山中猎获野味滋补身体。若非如此,依他那般不要命的练 ** ,家中薄产早不足以支撑,怕是早已力竭而亡。



![[千山暮雪情]小说后续在线免费阅读_[秦慕雪微微]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073bb20d0613c57ebb9701ba99f3f5c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