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哪里还有余粮?
他皱眉望向那几口大缸,隐约嗅到淡淡的米香。
“不可能,城中应当已无粮草才对。”
程昱摇了摇头,依然坚信自己的判断。
半晌之后,城墙之下。
“开饭了!”
一声高喊响起,轮值的官兵们顿时兴高采烈地围拢过来。
众人仅瞥了一眼大缸,便迅速排起长队,井然有序地等候起来。
这般景象让程昱暗自惊奇。
“来来来,排好队,人人有份,管饱管够!”
负责分饭的官兵熟练地吆喝着,随手掀开一旁的几口大缸。
霎时间,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程昱不禁瞪大双眼。
“这怎么可能?”
他内心震撼,望着眼前雪白的米粥和松软的面馍,整个人如遭雷击。
城中不仅不缺粮,竟还能供应这般伙食?
那粒粒饱满的白粥,旁边那白面烙成的饼——
这般吃食,怕是连世家大族也未必能日日享用。
“城中条件简陋,先生若不嫌弃,不妨一同用些。”
程昱尚在震惊中未及回神,林阳已盛好白粥,配上榨菜与白面馍递了过来。
程昱接过餐食,并未急于品尝,而是目光灼灼地望向林阳,问出心中困惑:
“林大人,在下有一事不解,敢问城中士兵,是否每餐皆是如此?”
“这位先生,这是自然。
林大人体恤我等对敌辛苦,如今一日三餐,顿顿白粥、白面馍管够。”
不待林阳回答,旁边端着大碗白粥的官兵已笑呵呵地答道。
听闻士兵竟能一日三餐,且顿顿白粥、榨菜与白面馍供应无缺,程昱彻底怔住了。
这般顿顿精细饮食,林阳究竟意欲何为?
城墙外的空地上,消瘦的仆从捧着大碗,一口白粥一口面馍,吃得甚是满足。
“老爷,这白粥和白面馍,实在美味至极!”
仆从一边吃,一边向程昱连声夸赞。
程昱默然不语,目光仍凝在手中的白粥、榨菜与白面馍之上。
这雪白晶莹的白粥,他从未尝过!
身为兖州名士,程昱家境虽不贫寒,但汉代稻米产量极低,即便世家大族也多用米粟混煮,添些碎肉作成肉羹。
像这般用饱满米粒熬煮浓粥,且顿顿如此,实在奢靡至极!这般享用,唯有王公贵族方可承担。
那碟榨菜中的精盐,更令程昱震惊——竟以精盐腌菜,简直暴殄天物!此等品质精盐堪称贡品,纵是朝中重臣也未必可得,在此处却任人取用。
最后的白面馍馍,已让程昱无言以对。
三样膳食竟让见惯世面的他心神激荡。
用完餐食,程昱望向仍在进食的官兵,深感江都县局势异常。
这些粮食物资,林阳究竟从何得来?
正思忖间,林阳已缓步而来:“先生,黄巾贼围城不退,在下有一计策,还望先生指点。”
程昱顿时兴致盎然:“不知林大人有何妙计?”
二人并肩而行,朝城西灾民安置处走去。
李刚率领五十官兵,抬着数口大缸紧随其后。
抵达难民聚集处,见官兵抬来白粥榨菜,程昱眉峰微动,已然洞悉:“林大人是想收编难民,扩充行伍?”
“仲德先生果然明察!”
林阳含笑颔首。
此计是他苦思所得。
凭借系统每日供给的十万份粮饷,储物空间早已满载。
与其任其浪费,不如善加利用——仅靠五百官兵积攒声望,进度实在太缓。
江都县内的官兵数目不多,但逃难至此的灾民却为数不少!
“要收编这些灾民,其实并不困难。”
程昱扫了一眼灾民营中的人群,转而望向林阳。
“只要林大人手中有充足的粮食便可。”
确实,要让灾民归附并不难。
只要有粮食果腹,他们自然会听命于你。
“粮食方面,仲德先生不必担忧。”
听闻程昱担心的是粮食,林阳心头顿时一松。
程昱打量着林阳,见他如此笃定,不由生出更多兴趣。
那些白粥、榨菜与白面馍,即便是一方太守之子,又如何能长期供应?
“李刚,去把大缸里的粮食打开。”
“从这些灾民中挑选青壮,编入军中。”
林阳向李刚吩咐一声,后者立刻笑着前去安排。
连日来白粥榨菜的供养,已让李刚一心追随。
见李刚开始行动,林阳便带着程昱返回县衙,将此地事务交托于他。
至于破城之策,林阳仍须程昱一同商议。
而在灾民营一角——
“可恨,这狗官身边有官兵护卫,不好下手!”
“李狗,别冲动,别忘了我们的任务!”
角落里,十几个衣衫褴褛的青年男子,咬牙切齿地瞪着林阳的背影,恨不得立时取他性命。
听到“任务”
二字,为首的壮汉李狗只能强压怒火。
他们是城外黄巾贼寇派来的奸细。
趁灾民入城时混入,只为在关键时分打开城门,迎黄巾军入城。
如今城中缺粮,再过两日,便是他们行动之时!
“发粮了!有吃的了!”
就在他们按捺之际,整个营地数百人奔走相告,喜形于色。
不少人手中的破碗盛满了白粥,还拿着白面馍。
这一幕令李狗等人目瞪口呆。
“老乡,这些粮食是从哪来的?”
李狗拉住一人询问,得到的答案却让他震惊不已。
“林大人仁慈,今后我们每天都能领一碗白粥和一个白面馍。”
“听说要是肯参军,白粥白面馍还能管饱!”
一句句话语如同雷霆般炸响,李狗等人当场目瞪口呆!
城里面不是说粮食短缺吗?
这些白粥和白面馍又是从哪里来的?
居然还能让人吃饱?
一时间,李狗身后一名小弟听到“管饱”
两个字,再也按捺不住!
“参军……竟然真的能吃饱?”
“要不咱们也去投军吧!”
五天之后,江都县外
“可恶,这都多少天了,那帮人怎么还不动手?”
江都县外黄巾贼寇的营地中,坐在主位上的中年男子满面怒容,瞪着眼前的人。
他就是这群黄巾流寇的首领,宋文昌!
曾是黄巾军一名小渠帅手下的将领。
黄巾起义失败后,他带着一部分人逃到这里,在江都县附近的骆驼山中扎下了根。
这一次,
也是因为山里粮食不够过冬,才冒险前来围城!
身为当年黄巾起义的一员,
宋文昌早已派人悄悄潜入江都县城。
只等时机一到,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县城!
可是,
他派去的人好几天没有音讯,就像是彻底消失了一样!
“那个……会不会他们被城里的官兵发现了?”
下面挨骂的人小心翼翼地开口。
“放屁!江都县才多少官兵,怎么可能被发现!”
宋文昌嘴里骂着,心里却涌起无名火。
在江都县外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一旦广陵郡派援兵赶来,
他只能狼狈逃走!
“废物,全都是废物!”
营帐里骂声不断,外面的士兵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而江都县的灾民营中,
“好吃,真是太好吃了!”
“天啊,居然顿顿都有白粥、榨菜、白面馍!”
“这样的日子,我真想一直过下去啊!”
“可惜我年纪大了,投军他们不收啊!”
“林大人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没错,我这条命就是林大人的了!”
“……”
如今灾民营中,经过白粥、白面馍的一番“轰炸”
,原本涣散的民心,尽数被林阳收拢了起来。
灾民中多数青壮年尝过白粥与馍馍后,纷纷选择投身军营。
其余老弱病残虽不能从军,但愿意搬运物资、洗衣缝补的,每日也能领到两顿白粥。
短短五天,林阳在灾民心中的形象已高大如山!
此刻,在营地一角——
“不能再拖了!今晚必须动手!”
李狗一边大口喝着粥、嚼着馍,一边狠狠说道。
原本他们计划三天前行动,可白粥与白面馍的香味让他们迟迟舍不得走。
如今城中官兵得到补充,新兵都已开始操练,李狗明白:不能再等了!城外的黄巾兄弟等不起!
“这……这……”
周围几人面露犹豫,但想到城外的亲人兄弟,最终还是咬牙点头。
他们没注意到,旁边一位排队的老者已暗中观察他们许久。
不久,林阳站在粥棚里,满面笑容。
“滴,声望+1!”
“滴,声望+1!”
“滴……”
一连串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林阳心情愉悦。
如今江都县内类似的粥棚有十多处。

除了逃难来的灾民,本城百姓也被他纳入声望收集范围。
虽不能顿顿管饱,但每日两碗白粥、两个白馍,他还是供得起的。
“江都县军民同心,黄巾之危已解。”
身旁的程昱感慨道。
这五天,他目睹林阳开仓赈粮、尽收民心。
城中数万百姓,足以抵挡黄巾贼寇。
“大爷,您慢点,粥还多。”
士兵正分发粥食,先前那老者悄悄走近。
“请禀报林大人,灾民营中 ** 现奸细!”
士兵脸色一变,看了一眼老者,立即转身向林阳奔去。
林阳正与程昱商议是否主动出击,见士兵匆忙赶来——
“大人,有人报:灾民营里 ** 现奸细!”
“嗯?奸细?!”
程昱与林阳闻言,眉峰一扬,彼此对视一眼。
林阳随即唤来李刚,低声嘱咐了几句。
不过片刻,粥棚前秩序如常,仿佛无事发生。
灾民营地一角。
“今夜我会联络其他营中兄弟,一齐行动!”
“无论如何,必须夺下城门!”
残破营帐中,十余人正密谋着今晚的计划。
话音未落,帐外忽然冲入数十官兵。
众人顿时惊愕——他们潜伏周密,怎会败露?
下一刻,一位老者走进营帐,怒指李狗等人:
“哼,我早料到!”
“你们这些不知感恩的东西,果然是黄巾奸细!”
江都县,灾民营地。
“呸!这些贼子,吃林大人的、喝林大人的,竟还想害大人!”
“我早瞧他们鬼祟,果然是奸细!”
“就是,一群壮年却不投军,早就可疑!”
“狗贼,林大人供你们吃穿,你们却做奸细,良心何在?”
营地外,李狗等人被押解经过,一众老弱妇孺纷纷怒骂。



![[千山暮雪情]小说后续在线免费阅读_[秦慕雪微微]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073bb20d0613c57ebb9701ba99f3f5c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