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一屁股坐下,边啃鸭腿边说:"王叔您客气啥,我们栾经理看见那条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二林子可算帮了丰泽园大忙!"转头冲着王建林竖起大拇指:"兄弟真有你的,二十斤的鱼说逮就逮,不愧'浪里那啥'的外号。"
"浪里小白龙。"王建森插嘴。"对对对!"何雨柱抹着嘴边的油,"栾经理让我带话,往后逮着二十斤以上的鱼尽管送丰泽园!"
"成,让栾经理放心,有好货肯定先紧着丰泽园。"王建林爽快答应。
院里人都知道王家和各家处得好。
小辈里王建林跟何雨柱、许大茂玩得最近——何雨柱35年的比王建林大三岁,许大茂大一岁。
何雨柱走后,院里很快传开王建林卖鱼赚了六十块的事。
他比划着鱼的大小,惹得邻居们啧啧称奇。
这年月老百姓没啥娱乐,凑热闹算是解闷儿的乐子。"人家二林子转头就给弟妹买新衣裳,一套少说十多块!还买了三只烤鸭..."何雨柱说得眉飞色舞,不知道的还当他才是功臣。
何大清听得直咂嘴,揪着儿子耳朵拽回家:"你还有脸显摆?看看人家二林子!"劈头盖脸就是顿训。
这会儿何大清还没认识白寡妇。
早年间娄振华对他有知遇之恩,加上娄太太谭雅丽是谭家菜传人,两家走得近。
何大清一心想帮娄振华把轧钢厂办好。"王家小子有这本事..."何大清嘀咕,"能给丰泽园送鱼,自然也能往轧钢厂送..."
何雨柱揉着耳朵插话:"爹您不知道,今儿二林子除了大鱼,还逮了三十多条两三斤的!"

这话引得全院支棱起耳朵。
前院闫埠贵站在自家门口,若有所思地望着王家方向。
易中海踏进家门,对还没当上一大妈的吴小芬说道:"王家老二今天捕鱼卖了六十块,要是每月都能捞这么一回,他家的收入就是院里头一份了!我得去后院看看情况。"说罢便匆匆往后院赶去。
饭后王建林仰躺在床,开始梳理穿越后的种种。
这是他激活空间后首次认真思考现状。
这座三进四合院住着十八户人家,前后三院各六户。
前院除闫家与王家,还有四户邻居。
李奶奶家儿子刚奔赴 ** 战场,留下儿媳照看三岁的李抗美——这孩子原先唤作狗蛋,今年战事起才改了名。
马家马大爷在胡同口摆修鞋摊,独自拉扯读书的女儿马芳芳,媳妇早年难产去世。
宋家夫妇带着儿子宋小龙生活,宋朝阳在轧钢厂当车工,收入 ** 。
赵家五口人全靠赵建国卖力气过活,上有年迈多病的父母,下有能吃穷老子的半大小子赵大力。
前院最后一户是精于算计的闫埠贵家。
王建林见识过这位"算盘精"的本事——咸菜按根分配,偏还能生养,眼下正怀着第四胎。
老大解成、老二解放、老三解旷,往后还要添个解娣。
王建林对闫家观感复杂:既理解这年月不算计难糊口的苦处,又瞧不上他们那股子穷酸劲。
想到原著里闫埠贵后来帮傻柱还债的情分,觉得这人虽爱占便宜,到底还存着几分良善。
眼下闫埠贵在红星小学教书,月薪二十七块五,整天哭穷占便宜。
王建林心知工资迟早要涨,只要不算计到自家头上,也懒得点破。
在这年头,家里男丁多就是硬道理。
街坊摩擦起来,人多的自然占便宜——毕竟那会儿的规矩还不比现在。
中院和后院住的,可都是这四合院里最能搅动风云的主儿。
何家三人住在中院正房,何雨水独居耳房。
何大清把对亡妻的思念倾注在女儿身上,六岁的何雨水即将入学,与隔壁王家的王建丽是玩伴。
贾家三口人生活平静,贾富贵待人友善,儿子贾东旭品行端正。
秦淮茹尚未嫁入时,这个家庭和睦安稳。
易中海年近四十无子嗣,每月59.5元的高工资让他为养老问题忧心忡忡。
周家、钱家的男丁都在轧钢厂工作,孙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后院的许伍德夫妇带着许大茂兄妹生活,许伍德作为娄振华的司机备受器重,正在学习电影放映技术。
许大茂与何雨柱的矛盾由来已久。
两家长辈的竞争关系影响到下一代,让两个年轻人一见面就争执不休。
王建林虽常居中调和,却无法化解这段"一生之敌"的宿怨。
何雨柱嘴笨手快,许大茂伶牙俐齿却身手不济,二人的较量从院里延伸到工厂,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壹大院里年纪最长的聋老太太,如今不过是个瘦小老人。
当初捐了自家宅院后搬进95号院,街道办就给她办了五保户。
那些所谓满门忠烈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为方便养老团造势罢了。
易中海在院里说一不二,秦淮茹负责扮弱博同情,何雨柱充当打手,上边有聋老太太这面大旗撑着,下边还有贾张氏撒泼助阵——这般分工连穿越而来的王建林都叹为观止。
刘家倒是父"慈"子"孝"。
刘海中这个官迷肚里没几滴墨水,偏要摆文化人派头,给长子取名"齐天福"便暴露了心思。
妻子史珍香全然遵从夫为妻纲,非但不拦着丈夫打儿子,还在一旁煽风 ** ,硬生生将骨肉亲情打成了碎渣。
眼下他对大儿子刘光齐宠爱有加,对五岁的刘光天和两岁的刘光福却不闻不问,约莫等刘光齐离家后,那两个小的就该遭殃了。
郑家、杨家、徐家这些龙套户里,徐家在轧钢厂做工,另两家靠零活糊口。
95号院多半住户都在轧钢厂谋生,毕竟离厂子就几步路。
瞧着今晚各家的动静,王建林料定往后少不了热闹。
思来想去,他决定先静观其变——历史洪流岂是只小蝴蝶能撼动的?索性抛诸脑后睡大觉去。
(人物年纪偶有出入,无碍剧情,看官勿究。
)
物资紧缺的年月,湖边垂钓者虽多,能钓上鱼的却没几个。
闫埠贵每周末雷打不动去钓鱼,却总空手而归,惹得杨瑞华疑心他是借机 ** 。
这夜杨瑞华盘算道:"当家的,真要巴结王家?他家在院里虽不与人交恶,可总隔着层什么。"深得丈夫算计真传的她,说话间已拨起心里的小算盘。
闫埠贵推了推缠胶布的眼镜,眼珠滴溜一转:"细水长流才显自然。
你常找王家媳妇唠唠育儿经,隔三差五送点腌菜。
日子久了,他家王建林捕的鱼还能少了咱的份?"说着仿佛已见肥鱼在网中扑腾。
杨瑞华连连称妙:"不愧'金算盘',这账算得真通透。"
前院其他几户也馋鱼,可摸摸空瘪的钱袋,终究没好意思开口占便宜。
四合院里,何大清对儿子何雨柱说道:"你和王家老二交情不错,去跟王建林说说,请他帮忙捕些鱼卖给轧钢厂。
最近厂里伙食太差,可把娄老板急坏了。"
何雨柱挺直腰板应道:"没问题,明天我就去找他谈。
正好咱家也买几条,解解馋。"他感觉自己终于在父亲面前扬眉吐气了一回。
贾家屋里,贾富贵对妻子贾张氏念叨:"这王建林是个有本事的,明儿个去跟他家说说,弄条鱼来改善伙食。"
贾张氏眼珠一转:"那不得花钱买?要我说都是街坊邻居的,帮衬一把还收什么钱。"提到钱字,她眼里直冒精光。"胡说!这年头谁家容易?你以为王家不卖咱们,他的鱼就没人要了?没看见今儿个多少人都想买?再不济卖给饭馆不照样挣钱?"贾富贵抽着烟袋反驳道。
后院许家,许伍德对妻子陈桂香分析:"我猜何大清准盯上王建林了。
眼下物资紧缺,厂里好久不见荤腥,王建林有这门手艺,何大清能不抓紧在娄老板面前表现?"
陈桂香问道:"你就由着他折腾?"
"你懂什么?娄老板让我去学放电影,往后咱可是文化人了,跟个厨子较什么劲?再说了,这种事过犹不及。
食堂又不归我管,别让娄老板多心。"许伍德慢条斯理地说。
聋老太太屋里,易中海压低声音:"老太太,前院的事儿您听说了吗?"
"前院什么事啊?"老太太悠闲地摇着蒲扇。"王家老二今天卖鱼赚了六十块,比我工资还高。
照这样下去,他家可就成院里最阔的了。
要是再接济别家,对咱们可不是好事。"易中海急切道。"急什么?沉不住气!鱼是他说捞就能捞的?小芬回来说军管年前就撤,改由街道办管了。
等过了这阵子再说。"老太太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此刻王家正房,王大山对妻子林雪玲说:"二林子有这本事,院里人肯定都想来沾光,往后麻烦事儿少不了。"
林雪玲斩钉截铁:"我儿子想帮就帮,不想帮谁也别想 ** 。
这大冷天的,总不能为让他们解馋就叫孩子去冒险。
二林子要有个闪失,咱们还活不活了?"
"说得对,该拒绝就得拒绝。"
……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建林每周固定"捕鱼"一次。
除开卖给丰泽园和轧钢厂的部分,他只把卖鱼钱交给父母。
丰泽园只要大鱼,量不多;轧钢厂倒是成了稳定客户,年前两周交易了两次。
原来那晚谈话后,何雨柱第二天就来找王建林说项。
想着给工人们改善伙食,王建林爽快答应了轧钢厂的买卖。
春节临近,王建林停止了"捕鱼"活动。
过去两周的观察让他发现马家、李家、赵家生活拮据,相处后也觉得他们为人不错,便和父母商量决定每周给每户送一两条鱼。
他总是深夜趁人快睡时把鱼挂在门上,轻轻敲门后迅速离开,每次都留下"不要声张"的字条。
收到鱼的这三家心知肚明是谁送的恩惠,将感激默默记在心里。
有人问为何不送给有正式工作的宋家和闫家?想吃可以花钱买。
至于中院后院那些无业住户,王建林觉得自己能力有限,管不了那么多。
王建林有自己的考虑:前院邻居团结起来将来会有用处。
学校放假后,照顾妹妹的任务落在王建林肩上。
有了空间辅助,他常给妹妹带来奶糖、小人书和头绳等小惊喜。

![[四合院:我的身世不简单]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王建林雪]小说无删减版在线免费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7992ab120eaeeb87479c20fa0fb0d001.jpg)
![[看见养姐腰上的秘密纹身,我在婚礼上掀了桌子]最新章节列表-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33d72b30c86ed65bd647ea9de5bc5b04.jpg)
![[夜凰不啼]最新后续章节在线阅读_夜寒玉佩后续全文免费阅读-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dfc3ad332f89fdf2db51461afb7b47b6.jpg)
![[夫君玩命争宠,我卷铺盖连夜逃跑]最新章节列表_言卿抖音小说-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3193bae3449f917fe9558d9962dd3e39.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