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英不耐烦,“我们当然是有必要才出去的,谁像你,为了买东西就申请外出?”
她脚边还堆着刚从车上卸下来的点心、水果、衣服。
陈继军心底发冷,合着蒋红斌的需求就是有必要,而他的需求都是非必要。
“姐夫,怪我,我这不是要调去沈市嘛,秀英心疼我一个男人带着女儿不周到,提前和我去看看房子,姐夫千万别多想!”蒋红斌眼里的得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秀英她打小就是热心肠,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呢!”
没变的怕不是什么“热心肠”吧?
陈继军和徐秀英、蒋红斌都是在军工厂家属院出生、长大的。
蒋红斌打小就俊,跟着做文艺兵的妈妈学跳舞唱歌弹琴,算是那一茬孩子里最出挑的,但没上成大学,早早跟一个歌舞团演员结了婚。
徐秀英当年不起眼,多年后却因为在东北做军官,成了距离蒋红斌最近的那一个。
偏偏,蒋红斌和歌舞团演员过得不好。
“他那个前妻不顾家,天天跟不三不四的人往外跑,女儿生了都不老实”。
“红斌一个男人带着孩子可太不容易了,咱们多年情分,可不能不管他”。
那时,陈继军刚和徐秀英在大院里摆了酒,虽然没打结婚报告,但是已然将徐秀英的事当成自己的,也跟着帮忙。
“徐团长对我可没这么‘热心肠’”,陈继军话里藏刀。
“陈继军,你什么意思!?”
蒋红斌最会见缝插针,立刻拉了拉徐秀英的衣袖,“秀英,姐夫她怕是误会什么了,哄哄就是了。”
蒋苗苗跟着帮腔,“阿姨,爸爸身体不好,你不要惹他生气。”
陈继军被这父女俩的做派给气笑了,合着这唱念做打一套下来,倒成了他的不是了?
“陈继军,别闹了!红斌过几天就要去沈市了,你就消停这几天行不行?”
蒋苗苗却嘟起嘴,“干妈,去了沈市,我是不是坐不了大吉普了?”
徐秀英笑着将蒋苗苗抱起,“能坐,去了沈市你也能坐,想坐就能坐!”
蒋苗苗张开小手开心地欢呼。
蒋红斌拉着蒋苗苗的手,半搂着徐秀英,“秀英,你可别太惯她了!”
如同温馨的一家三口,陈继军是唯一的外人。
陈继军曾经因为错过了去往沈市的大巴,请求搭徐秀英的车。
她那时当着警卫员,对他严厉警告,“这是团里的车,你怎么能让我给你私用?陈继军,你这是还没嫁团长,就想拿上军属的架子了?”
后面安排警卫员看着他写下了一千字的检讨书,当众朗读,保证不再要求公车私用。
陈继军清晰地记得他一边念检讨,周围清一色的嘲讽声。
“啧啧,真把自己当军属了,办事公车的便宜也想占?”
那之后,他生怕被人说了闲话,即便是徐母生病的时候,他也硬是顶着烈日走几公里,不问一句派车的事。
然而,对蒋红斌父女,随口便可承诺“想坐就坐”。
碰巧,警卫员正好就是看着陈继军写检讨的那一个。
小警卫员也有些尴尬,偏偏徐秀英无知无觉。
“姐夫生气了,你赶紧哄哄去,我和苗苗先回宿舍了”。
徐秀英斜了陈继军一眼,“他就是闹脾气,不用管他,我先让人把东西给你送上去”。
说着,三个人带着警卫员带着大包小包进了家属楼。
陈继军再一次被丢下,风吹起他的工装,他暗暗咬了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