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怜月羞恼地跺了跺脚。
交代完毕,贾玚从系统中取出可用之物,尽数交予怜月。
这些年来,前身并非毫无作为,至少培养出十几名忠心耿耿的侍女仆从。
他们将成为黑冰台的根基,也是贾玚掌控神京局势的关键棋子。
……
寅时三刻,夜色依旧深沉,伸手不见五指。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自宁国府东院响起,渐渐传遍宁荣二府,乃至周边街巷。
贾府的老爷太太们素来日上三竿才起,此刻被鼓声惊醒,个个冷汗涔涔,面色发白。
丫鬟婆子们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不好,是二弟要出征了!”宁国府内,贾珍搂着侍妾猛然惊醒。
荣国府的贾赦、贾政等人也纷纷回神,顾不上恼怒,连一向跋扈的王熙凤也不敢多言。
众人匆忙唤来丫鬟更衣,急急赶往府门相送。
作为贾家唯一出征的嫡子,若无人送行,岂不贻笑大方?
宁荣两府中,唯有贾母因年迈免于相送,但她仍命鸳鸯前去送别贾玚。
“快!再快些!”
寅时四刻,两府中门大开。
一群衣冠不整、睡眼惺忪的人涌出府门,齐齐望向宁国府东院。
年幼的贾宝玉、贾环、贾兰、贾琮困得睁不开眼,而尤氏、秦可卿、李纨、迎春、探春等女眷却格外清醒。
惜春早得观言提醒,梳洗完毕,林黛玉也从她那儿得了消息,神色肃穆地静候着。
王熙凤、王夫人、邢夫人被丫鬟搀扶着,几乎站立不稳。
沉闷的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东院方向,一道身影策马而出,身披玄甲,胯下黑马如墨,血色披风猎猎飞扬。
身后二十骑同样玄甲加身,长矛在手,高髻束发,神情肃穆,一杆玄底火凤旗迎风招展。
凛冽的军阵煞气令宁荣二府众人心惊胆战。
惜春、林黛玉等女眷一眼认出为首之人正是贾玚。
此刻的他褪去往日锦衣华服的 ** 之态,俨然一位铁血将军,冷峻威严,令人目眩神迷。
“大哥,赦叔,政二叔。”
“今日我便率军出征,家中事务有劳诸位了。”
贾玚高坐马背,俯视着贾珍三人。
“理当如此!”
贾珍三人肃然拱手。
贾玚扬手一挥:“出发!”
黑色铁骑如洪流般涌出府门,玄色火凤旗在夜色中翻卷。
直到马蹄声远去,贾府众人才如梦初醒,各自散去。
林黛玉垂眸默念:“愿神明庇佑二哥哥平安归来。”
惜春眼眶泛红,泪水无声滑落。
破晓时分,战鼓声隐隐撼动神京,却少有人知这是宁国府贾玚出征的号角。
大明宫的灯火穿透了神京的夜幕。
龙袍加身的太上皇立于宫门前,远望天际。
“戴权。”
“他动身了?”
内相戴权躬身应答:“回太上皇,探子来报,骠姚校尉已启程。”
太上皇掩唇轻咳,苍老的面容泛起病态潮红。
昔年沙场旧伤,终究在这具衰老的身躯里刻下了痕迹。
"那孩子是个有出息的,不像那些开国勋贵家的纨绔子弟整日里就知道寻花问柳。"
"合该他担起这份重任,贾家两府的担子都压在他一人肩上。"
"天下人都说雍熙帝薄情寡恩,却不知他才是最像朕的皇子。"
"顺安元年,瓦剌三十万铁骑进犯宣府、大同,女真二十万大军攻打辽东。"
"朕亲赴宣府督战,辽东战事全权交由荣国公贾代善处置。"
"谁知女真暗中还埋伏了三十万大军在关外。"
"贾代善面对的是整整五十万敌军,而我朝在辽东仅有十五万守军。"
"那一战,荣国公贾代善战死,宁国府一等伯贾敷殉国,贾家二十余位子弟血洒疆场。"
"若非辽东牵制住五十万女真大军,朕也不可能在宣府击溃三十万瓦剌骑兵。"
"说到底,贾家才是真正的开国元勋。"
"战后为了打压开国勋贵,朕只给了宁荣二府当家人区区一等将军的爵位。"
"试问,还有谁比朕更薄情?"
说到此处,太上皇神情激动,陷入了往事的追忆。
他与二代荣国公贾代善是总角之交,情同手足。
正是贾家鼎力相助,太上皇才能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最终继承大统。
可贾家不惜举族赴难保他江山,他却暗中算计削弱贾家,何其凉薄!
"唰!"
戴权闻言脸色大变,慌忙低头垂目。
这等宫廷秘闻岂是他一个内侍能听的?
"老四还在派人监视玄真观?"
片刻后,太上皇平复心绪,继续问道。
"回太上皇。"
"血滴子的人仍在玄真观外盯梢。"
戴权恭敬回禀。
"呵!"
太上皇冷笑一声:"在笼络人心这方面,老四要是有老十四三分本事就好了。"
"他以为光靠空口许诺就能换来忠心?"
"若非他步步紧逼,贾敬何至于躲进玄真观与老十四重新联络。"
"大好局面就毁在他心胸狭隘上,才会落得这般僵局。"
贾家与其他勋贵不同。
贾家虽然支持某位皇子,但更看重的是大乾江山。
因此自雍熙帝登基起,贾家便放弃了对义忠亲王的支持。明面上的族长贾敬,堂堂进士却整日闭门不出,沉溺声色。
雍熙帝依旧不肯罢休,强行将贾敬逐出府邸,迫使其在城外玄真观出家为道。
这般逼迫令贾敬深感危机四伏,他不得不铤而走险,每年暗中向义忠亲王输送数万两白银,助其谋事。
太上皇退位三年仍掌控朝政,根源在于雍熙帝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不通治国之道。
古语有云:君待臣如手足,臣报君以赤诚;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这天下江山非皇室陈家独力所创,实乃四王八公十二侯与元从勋贵携手打下。
若令功臣尽皆寒心,日后还有谁敢为皇室效死?
"太上皇。"
戴权低声禀报:"陛下日前欲调潜邸旧部回京,遭朝臣阻拦。"
"嗯?"
太上皇眉头一皱:"才过三年,他就这般耐不住性子?"
"大乾积弊已久,岂能急于求成。"
"此时变法,无异于给胡虏和白莲教可乘之机。"
"传旨周培公、张廷玉,不许那些人回朝。"
"另派密探清除玄真观外耳目,护好贾府,莫让孤儿寡母受人欺辱。"
周培公与张廷玉皆是顺安朝老臣,官居一品,乃太上皇留给雍熙帝的辅政大臣。
雍熙帝迟迟未能掌权,辅政大臣的制约亦是关键。
"遵旨。"
戴权躬身领命,又小心翼翼问道:"那贾府与......"
"无妨,此等小事若老四都处置不当,这帝位他也不必坐了。"
太上皇拂袖冷笑。
戴权闻言色变,慌忙退出大明宫。
......
乾清宫内,雍熙帝正自鸣得意。
"妙极!妙极!"
"此番竟为朝廷平添七万精兵。"
"朕倒不知这些勋贵家底如此丰厚,看来征调三千人还是太少了。"
自颁旨以来,四王八公十二侯共计二十三家,已募得精壮六万九千余人,皆出自勋贵庄园,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辈,实为精锐之师。
更令雍熙帝欣喜的是,勋贵们为完成任务,特向内务府购置最精良的兵甲装备这些新军——这般军备,平素连他都舍不得大规模配给军队。
"苏培盛。"
雍熙帝突然问道:"有多少勋贵派出了嫡子?"
“禀陛下。”
乾清宫内相苏培盛躬身回禀:“东平郡王、北静郡王、西宁郡王、南安郡王、保龄侯府、忠靖侯府、清乡侯府、宣平侯府、承平侯府、弓陵侯府、补宁侯府皆未遣嫡子,仅以庶子充任校尉一职。”
“贾府那位蒙太上皇恩典,授骠姚校尉,不在此列。”
“好!好得很!”
“朕记得清乡侯府李家、宣平侯府宇文家、承平侯府元家、弓陵侯府独孤家、补宁侯于家皆与皇室同出北周八柱国世家,随太祖起兵开国。”
“保龄侯府、忠靖侯府皆出自史侯门下,竟连一个嫡子都不肯出。”
“反了,当真反了,他们眼里可还有大乾,可还有朕?”
雍熙帝闻言震怒。
四王八公十二侯中,除东平郡王穆莳镇守辽东、西宁郡王钧浩镇守西海、南安郡王狄睿镇守滇南外。
北静郡王水溶新近即位,嫡子年幼情有可原。
余下二十家,仅十四家愿遣嫡子,简直荒谬!
尤其同出北周八柱国的世家竟不愿效力,传出去皇室颜面何存?
乾清宫内鸦雀无声,苏培盛垂首屏息。
“陛下息怒。”
“开国勋贵多腐朽之辈,剔除便是。”
“清乡侯府等五家此代主事人仅袭三品将军爵。”
“再传一代便无爵可袭,正好借机削除。”
“保龄侯府、忠靖侯府若非依附贾府,早该除爵,此番正可一并处置。”
邬思道倚坐轮椅,苍白面容透着阴冷。

雍熙帝神色稍霁,问道:“先生以为此次出征人选当如何定夺?”
“开国勋贵中唯镇国公府、修国公府、理国公府此代主事人堪用。”
“然修国公府侯孝康、理国公府柳芳仅为一等子,难当大任。”
“镇国公府牛继宗乃一等伯,历任甘肃、固原、延绥、大同总兵,熟知边事。”
“由其统兵最为妥当。”
邬思道眼中幽光闪烁。
“准。”
“传旨:命牛继宗为征北大将军,统兵三十万北上御敌。”
“以侯孝康为先锋将军,柳芳为后卫将军,辅佐牛继宗统军。”
雍熙帝当即颁下诏令。
乾清宫中,苏培盛恭敬地接过圣旨加盖玉玺。
殿内三位重臣不约而同地忽视了那位被太上皇钦点为嫖姚校尉的宁国府嫡子贾玚。



![[沉默的荣耀:我想改写结局]完整版在线阅读_唐克唐可达全文免费无弹窗阅读_笔趣阁-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77970b446d53438814e2f3ba44d4492e.jpg)

![[穿越大唐:你让我坑蒙拐骗偷?!]后续更新_马彦外卖员全文+后续-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e02f1100172dbdb0eb0fc34a5ddcc26c.jpg)
![[同学会签到,我被拦在了精英区外面]小说无删减版在线免费阅读-胡子阅读](http://image-cdn.iyykj.cn/0905/25e8a6305e9d6b738a8cef4e8c05757e2edaeda720c881-TyUu1u_fw480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