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
江辰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激起清晰的回响。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晚星身上,带着惊讶、审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林晚星感觉脸颊的温度骤然升高,但她强迫自己稳住呼吸,迎上江辰那双探究的眼睛。她将面前那份厚厚的、贴满彩色标签的文件夹轻轻推向桌子中央。
“所有原始建议记录、分类依据和频次统计,都整理在这个文件夹里。电子版我也已经同步到项目组的共享云端,文件名为‘用户原始需求-归类分析-林晚星整理’。”她的声音依旧带着点紧张,但条理分明,“每一类数据的数量和百分比,都附有对应的原始建议截图或记录编号,可以追溯核查。”
她顿了顿,补充道:“考虑到建议数量较多,我还做了一个简要的摘要和关键词索引,放在文件夹最前面,方便快速查阅。”
坐在江辰旁边的一个核心成员,带着几分将信将疑的神色,伸手拿过了那个文件夹。翻开一看,里面果然如她所说,条分缕析,颜色区分明确,摘要清晰。甚至连那些字迹潦草的手写建议,旁边都附有她重新誊写的工整版本。
质疑的目光渐渐变成了惊讶。这份工作的繁琐和细致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这绝不是一个下午就能糊弄出来的东西。
江辰没有去看文件夹,他的目光始终落在林晚星脸上,那眼神锐利,仿佛要穿透她平静的表象,看清她内在的逻辑。几秒钟的沉默,对林晚星而言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
终于,他移开视线,看向刚才卡壳的那位成员,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后续的市场方向,参照这个分析框架进行深化。我要看到具体到每个痛点的解决方案雏形,下次会议前发给我。”
他没有直接表扬林晚星,但这个决定,无疑是对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成员们陆续离开,低声交谈着,目光偶尔会瞟向正在默默收拾笔记本电脑的林晚星。
那个被当众指出不足的核心成员,脸色不太好看地从她身边走过,鼻腔里几不可闻地轻哼了一声。
林晚星垂下眼睑,假装没有听见。她知道自己无意中得罪了人,但那一刻,她并不后悔。她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正确且该做的事情。
她抱着电脑和资料,最后一个走出会议室。刚带上门,一转身,却差点撞上一个人。
是江辰。
他还没走,似乎就等在门外。高大的身影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林晚星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抱紧了怀里的电脑。“会……会长。”
江辰低头看着她,他的眼神不再像会议上那么具有穿透力,但依旧带着审视。“那份数据分析,”他开口,声音比在会议室里似乎缓和了半分贝,“你花了多长时间?”
林晚星没料到他会问这个,老实回答:“大概……三四天。主要是前期录入和归类比较耗时。”
“为什么做这么细?”他又问,语气听不出情绪。
为什么?林晚星愣了一下。对她而言,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既然接了任务,就该尽力做好。但她不能这么说。
她抿了抿唇,找了一个听起来比较职业化的理由:“我觉得,原始数据里可能藏着最真实的需求。梳理清楚,后续决策可能会更准确一些。”
江辰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耳根,和那双努力保持镇定却依旧泄露出一丝怯意的眼睛,没有继续追问。他目光下移,落在她怀里那台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银色笔记本电脑上,机身的边角甚至有一处轻微的凹陷。
“下次,”他忽然开口,声音依旧平淡,“重要的项目资料,记得随时备份。社团的公用平板,你可以申请借用。”
说完,他没等林晚星回应,便径直转身,迈着长腿离开了走廊。
林晚星僵在原地,怀里电脑冰冷的触感变得异常清晰。他最后那句话,是在关心资料安全,还是……隐晦地指出了她设备的寒酸?
一种混合着难堪和一丝微甜暖意的复杂情绪,在她心中弥漫开来。
自从那次会议后,林晚星在社团里的处境发生了一种奇特的变化。她依然不是核心圈层的人,依然做着很多基础性的支持工作,但再也没有人把她当做完全透明的存在。
偶尔,会有成员过来问她某个之前提过的建议具体是怎么说的,或者某个数据的出处。她总能很快地从她那套日益完善的“资料库”里找到答案。
她像一颗被悄然挪动位置的螺丝,虽然依旧微小,却卡入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又确实影响机器运转的位置。
而江辰,似乎也习惯了她这种“人形资料库”的存在。有时在讨论中遇到细节争议,他会很自然地抬眼,目光扫过办公室,找到那个坐在角落的身影,然后开口:“林晚星,上次关于图书馆预约的负面反馈,具体有多少条?主要抱怨是什么?”
她总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清晰、准确地报出数字和要点。
他听完,通常只是淡淡地点一下头,便继续会议,从无多余言辞。
但林晚星却从这种短暂的、工作性的交集里,汲取着巨大的能量。她开始更加拼命地学习,不仅局限于整理,还自己去查阅产品设计、用户心理相关的书籍,试图更好地理解项目,以便在他下一次提问时,能给出更有价值的回答。
她感觉自己正一点点,极其缓慢地,挤进他那条银河的边缘。
这天下午,社团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学校临时通知,“智慧校园”项目需要在一个重要的校际交流论坛上进行初步展示,要求准备一份精简而有力的PPT概述,重点是突出项目的“创新性”和“用户价值”。
任务落到了之前负责市场方案的那个核心成员,名叫赵磊的学长身上。他能力很强,但有些眼高于顶。
赵磊熬了一个通宵,做出了一份PPT,视觉效果酷炫,满篇都是“颠覆”、“重构”、“生态”之类的大词。
他将初稿发在核心群里征求意见。江辰很快回复,言简意赅:【华而不实,重点偏离。用户价值在哪里?重新修改。】
群里一片寂静。赵磊连着发了几个愤怒的表情包,显然极为不爽。
下午,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压抑。赵磊坐在电脑前,烦躁地抓着头发,对着PPT一筹莫展。他习惯了大开大合的构想,对于如何从细微处体现“用户价值”,实在不得要领。
林晚星坐在不远处,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她想起自己整理的那些具体而微的建议,想起江辰强调的“落地性”。她犹豫再三,打开了自己私下里根据项目进展做的一个PPT备份。这个版本没有酷炫的动画,但每一页都围绕着解决一个具体的“用户痛点”来展开。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社团内部通讯软件,找到赵磊的头像。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联系核心成员。
【赵磊学长,你好。我根据之前整理的用户建议,自己做了一个非常粗略的PPT框架,角度可能比较偏向于解决具体问题。不知道……会不会对你有一点点参考价值?】她小心翼翼地敲下这行字,反复检查了几遍,才心跳加速地按下了发送键。
几乎是在消息变成“已读”的瞬间,赵磊猛地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她这边,眉头紧锁。
林晚星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他会不会觉得我多管闲事,甚至是在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