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乔岚的手机突然响起《量子力学之歌》的铃声——那是她给苏沐哲设置的专属铃声。
她慌乱地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小苏教授”的来电显示。
“喂?沐哲?”她的声音瞬间变得柔软,眉头却越皱越紧,“什么?全丢了?……别急,我马上回来。”
挂断电话,她转身就要拦出租车,行李箱的滚轮在水泥地上碾过那条被遗弃的领带。
“实验室服务器崩溃了!”她语速飞快,“沐哲这周采集的拓扑量子态数据全没了!”
我抓住她的手腕:“你们组不是有三位博士吗?”
“他们根本不懂这个新模型!”她甩开我的手,眼神里是我从未见过的焦躁,“只有我能重建数据!”
夜风吹起她散落的发丝,我突然想起大三那年她高烧39度,却死活不肯去医院,就因为要等我下课陪她去。
“你确定只是数据问题?”我盯着她锁骨下那个若隐若现的红痕,“不是其他什么……需要你亲自解决的状况?”
她猛地僵住,行李箱“砰”地砸在地上。
“林修远,”她每个字都像在冰水里浸过,“你该反省下这种龌龊的嫉妒心。等实验救回来,你要向沐哲道歉。”
出租车在她身后停下,尾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像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整个学术生涯。
“不用等了。”我捡起领带放在她行李箱上,“再见,乔博士。”
她头也不回地钻进车里。
出租车启动,那条价值不菲的领带从箱顶滑落,最终被车轮卷进漆黑的夜色里。
9
乔岚一晚上没打电话来解释,也没发一条消息给我。
而我不再为她患得患失,一觉睡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的餐桌上,我搅动着碗里已经凉透的豆浆。
母亲把刚蒸好的小笼包推到我面前,和父亲交换了一个眼神。
“岚岚她……”母亲刚开口,门铃突然响了。
乔叔叔和阿姨站在门口,脸色憔悴得吓人。
“小谢,”乔阿姨满脸焦急,“岚岚昨晚没回家,今早才发消息说……说要带苏沐哲去参加国际论坛。”
父亲放下报纸:“那丫头现在在哪?”
“实验室。”乔叔叔重重叹气,“她说……说我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学术伴侣。”
他的声音突然哽咽:“我们养了二十年的女儿啊……”
母亲把茶杯轻轻放在茶几上,但茶水还是溅了一两滴在昨晚的晚报上。
那上面还登着乔岚获得青年科学家奖的照片。
“老文,”她的声音仍旧温和但坚定,“岚岚十三岁上大学是很聪明,但不应该二十二岁了还分不清轻重。”
我沉默地看着领带上干涸的泥渍。
昨晚乔岚头也不回地冲向出租车的画面还在眼前晃动,而此刻父母们激烈的讨论声仿佛隔着一层空气。
“小谢你放心,”乔阿姨突然抓住我的手,“我们绝不会认同她和那个小苏来往。你再给岚岚一次……”
“阿姨。”我轻轻抽出手,异常平静,“昨天她选择的时候,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乔岚常说,在浩瀚宇宙里连太阳都只是颗平凡的恒星。
那么此刻胸腔里这份钝痛,大概也不过是成长路上最普通的伤痕。
10
那天之后,我和乔岚默契地没有再联系。
这天我正在图书馆整理毕业论文资料时,手机突然震动。
屏幕上跳出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
是苏沐哲发来的论文截图,《AdvancedMaterials》的正式录用通知,第一作者赫然并列着乔岚和他的名字。
照片下方还附了句话:【林学长,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盯着那个刺眼的引号看了很久,直到屏幕自动熄灭。
三天后的傍晚,乔岚的电话终于打了过来。
“修远,”她的声音比上次平静了些,“这几天考虑得怎么样?”
背景音里传来试管碰撞的清脆声响。
我握紧手机,听见苏沐哲模糊的声音:“学姐,新数据出来了,超导临界温度比预期高了0.3K!”
他的兴奋隔着电话都清晰可辨:“我们下周就去瑞士的提案绝对能过!”
乔岚匆匆应了声,捂住了话筒和苏沐哲讨论。
再开口时,她的语气软了几分:“其实沐哲很佩服你的,他说你当初要是坚持……”
“乔岚。”我打断她,异常疲惫,“你还记不记得大三那年,你非要教我跳华尔兹?”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
背景音里机器运转的嗡鸣像某种倒计时。
“你当时说,”我望着窗外,“三步之内只要跟对节奏就永远不会踩脚。
“但现在我们连基本拍子都对不上了。”
沉默持续了整整十秒。
直到苏沐哲的声音再度传来:“学姐!低温槽的数据出来了!”
“……我晚点再打给你。”乔岚最终说道,挂断前又补了句,“你冷静想想。”
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我点开对话框。
光标在输入栏闪烁了很久,最终化作简短的几行字:【乔岚,我想清楚了。你追求的是认知边界的扩展,而我想要的只是边界清晰的生活。分手吧。】
11
分手消息发出不到两分钟,我的手机就疯狂震动起来。
乔岚的来电显示上还挂着那张她戴着学士帽做鬼脸的照片。
那是她十五岁提前本科毕业时我偷拍的。
“修远,我现在就买高铁票去你学校。”她的声音带着沙哑,“你不能就这样……”
“学姐,”苏沐哲的声音突然插进来,像是故意凑近了话筒,“数据出来了,误差范围0.3%,比MIT组的结果更漂亮。”
他顿了顿:“对了,林学长,听说你们学校今年保研名单出来了?真遗憾啊。”
电话那头传来乔岚压低声音的呵斥,但已经不重要了。
我望着宿舍窗外飘落的梧桐叶,想起大三时乔岚来我们学校讲座。
结束后我们在这棵树下接吻,她把我的学生证塞进自己口袋说“要偷走普通大学生的青春”。
三小时后,乔岚站在我们学校图书馆前的小广场上,黑色羽绒服里还套着京北大学的实验服。
苏沐哲像个幽灵似的跟在她身后两米处。
“为什么用一条消息就否定四年?”乔岚的鼻尖冻得发红,“我们可以协调时间,可以……”
“协调?”我打断她,指向正在不耐烦看表的苏沐哲,“就像你现在带着‘学术伙伴’来和我谈感情?”
苏沐哲突然笑出声,把平板转向我们:“刚收到的,《Science》二审意见。”
他故意放大屏幕上编辑的署名邮件。
“学姐是共同一作。”挑衅的目光落在我背包上露出半截的普通考研资料,“有些差距不是努力就能弥补的,你说呢?”
乔岚猛地转身瞪他,这个下意识的维护动作却让一切更加荒谬。
“乔岚,”我深吸一口气,“记得去年你问我,如果有一天你要去普林斯顿做博后怎么办吗?”
她怔住的样子和当时一模一样。
“我说会等你,但前提是……”我的目光扫过面带挑衅的苏沐哲,“你奔赴星辰大海时,还愿意牵着我的手。”
乔岚的嘴唇颤抖着,却最终转头看向苏沐哲平板上的数据图。
这个细微的偏头,比任何语言都残忍。
“保重。”我后退两步,把口袋里她忘在我这的京北大学门禁卡放在石阶上,“《Nature》合订本已经快递到你们实验室了。”
回宿舍后收到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凌晨两点发来的:【你永远不懂顶尖科研的残酷性】
我摩挲着手机壳上乔岚去年送的“最佳男友”贴纸——那是她难得孩子气的玩笑。
我慢慢地把它撕了下来,然后回复:【我爱的从来不是京北大学的天才少女,而是那个会为奶茶店关门哭鼻子的乔岚。当你觉得前者比后者更珍贵时,爱就死了。】
拉黑前最后看到的,是她微信头像旁突然变成“对方正在输入”的提示。
这个曾经让我心跳加速的状态显示,此刻正在不断闪烁又消失,仿佛一场失败的量子隧穿实验。
12
分手后的日子比想象中平静。
我很快从失恋的阴影中抽离,专心投入到研究生学业中。
导师说我有股“被甩后的狠劲”,实验数据倒是越做越漂亮。
一年后,我获得了一个机会,代表学校去巴黎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
巴黎的秋天带着微凉的湿意,我作为学院唯一获得参会资格的学生,站在国际会议中心的签到处领资料袋。
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笑声——那种带着京北大学特有的居高临下的轻快笑声。
乔岚和苏沐哲挽着手从旋转门进来,她穿着当季新款风衣,他手里拿着旅游指南。
我们三人的视线在资料台前相撞,空气瞬间凝固。
“真巧。”乔岚先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无名指上的钻戒。
苏沐哲向前半步,不动声色地将她往身后带了带:“林同学也来听安德森教授的讲座?”
他故意用指尖点了点自己胸前“特邀嘉宾”的胸牌:“不过分会场座位有限,普通院校的参会者可能需要提前占座。”
我望着乔岚迅速泛红的耳尖,想起大四时她抱怨苏沐哲在组会上抢她数据的样子。
如今她正乖巧地站在他阴影里,像株被移植到温室的名贵兰花。
“不劳费心。”我晃了晃手里的poster编号卡,“毕竟我们这种小学校出来的,最擅长在墙角找发光点。”
苏沐哲突然笑出声,从公文包抽出一本最新期《Nature》递过来:“正好,可以请你看看我们刚发表的成果。”
他翻开扉页,指着致谢部分特意用荧光笔标出的“特别感谢L.Qiao的灵感与陪伴”。
乔岚的睫毛剧烈颤抖起来。
我望着乔岚左手无名指上陌生的戒指,那不是当年我们在学校后街银匠铺挑的那对素圈。
突然意识到,原来她早就把我们的感情归类为“失败实验数据”删除了。
“恭喜。”我把杂志推回去,“看来苏博士终于教会你,怎么把感情变量也写成可重复实验的标准化流程。”
乔岚猛地抓住我的袖口,指甲几乎要掐进布料里:“修远,其实我……”
“其实我们下个月要去普林斯顿做访问学者。”苏沐哲揽住她的肩膀,无名指上的同款婚戒闪着冷光,“当然,这种机会你们学校恐怕……”
“真遗憾。”我打断他,“我导师刚帮我联系了马普所的联合培养。”
苏沐哲的表情第一次出现裂痕。
乔岚突然挣脱他的手,从包里掏出我以前送她的钢笔:“这个……一直忘了还你。”
“不必了。”我把钢笔轻轻放在咖啡杯旁,“就像你说的,实验器材总要更新换代的。”
“对了,苏博士这么依赖乔岚的指导,连当初的一作都要她让给你——”我转身时故意停顿,“不知道普林斯顿有没有这种师生互助的传统。”
苏沐哲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指节捏得杂志扉页咔咔作响。
他脖颈上青筋暴起,嘴唇蠕动两下却没发出声音。
我说完就走,背后似乎传来乔岚的呼喊,但这次我没有停步。
13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外企工作,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今年春节回家,我走在路上,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路灯下。
乔岚裹着一件单薄的驼色大衣,脸色苍白,眼下挂着淡淡的青色。
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
“修远……”她看见我,嘴唇微微颤抖,声音轻得几乎被寒风吞没。
我停下脚步,不知道该说什么。
几年不见,她看起来疲惫不堪,和记忆中那个骄傲的天才少女判若两人。
我最终开口,目光扫过她空荡荡的身侧:“你……一个人?”
她苦笑了一下:“嗯,一个人。”
我们沉默地并肩走着,雪地上留下两串脚印。
过了许久,她突然低声说:“我错了。”
“什么?”
我当初不该那样对你。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我以为智力上的契合才是最重要的,可我错了……苏沐哲他……”
她没说完,但我已经猜到。
那个曾经让她欣赏的天才学弟,终究露出了真面目。
我平静地问:“他抢了你的研究成果?”
乔岚眼里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苦涩:“你怎么知道?”
“猜的。”我笑了笑,“食髓知味,他当年会接受你让的一作,胃口养大后直接来抢好像也很正常?”
她的眼眶红了:“之前那些就算了,那是我自愿的……可他让我把这次关键的一作让给他,说这样对他学术前途更好……”
“修远,我……”她犹豫着,却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
她看了一眼屏幕,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屏幕上的名字已经变回了“苏沐哲”,而不再是那个亲昵的“小苏教授”。
“喂?……我说了那个数据不能那么处理……我不会再让步了……”
电话那头传来苏沐哲不耐烦的声音,即使隔着电话,我也能听出他咄咄逼人的语气。
乔岚的手指紧紧攥着手机,指节发白。
“够了!”她突然提高了声音,“这次我不会再听你的!”
说完,她直接挂断了电话,胸口剧烈起伏。
过了许久,她轻声说:“我……后悔了。”
“乔岚,”我轻声说,“向前看吧。”
苏沐哲又打来电话,这次乔岚直接按下了关机键。
14
一年后,我在办公室收到母亲发来的消息:“岚岚生病了,回来看看吧。”
我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
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带着果篮去了市立医院。
推开病房门,乔岚正靠在床头看书,听到声响抬起头,眼神从惊讶到慌乱,最后归于平静。
“好久不见。”她合上书本。
“听我妈说你病了。”我把果篮放在桌上,“还好吗?”
“老毛病,胃溃疡。”她笑了笑,“不做科研后,生活规律多了,但还是改不掉熬夜的习惯。”
我们陷入短暂的沉默。
“苏沐哲的事……”她突然开口,“你听说了吧?”
“嗯。”我点点头,“Nature撤稿,数据造假,连带责任。”
“我本该更早发现。”她的声音很轻,“那些漂亮的数据,完美的曲线……太完美了。”
我注意到她眼角有了细纹,鬓角也有了几根白发。
那个十三岁上大学的天才少女,如今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苍老几分。
我问:“后悔吗?”
她眼里闪过痛楚:“每一天。”
“但不是因为学术生涯毁了,”她继续说,“而是因为我辜负了太多人……包括你。”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路过的病人和医生。
“乔岚,”我转过身,“都过去了。”
她的眼眶红了:“如果当初……”
“没有如果。”我打断她,“你有你的选择,我有我的原则。”
她怔怔地看着我,眼泪无声地滑落。
“苏沐哲现在怎么样了?”我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乔岚的手指攥紧了被单:“判了三年。学术造假导致国家重点项目损失上亿,还涉及挪用科研经费……”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他母亲来求过我,希望我能作证那些数据他不知情。”
“你作证了吗?”
“没有。”她抬起头,眼神坚定,“我不能。”
我点点头,突然想起当年苏沐哲嘲讽我没能保研时那副嘴脸。
如今他穿着囚服,而我穿着西装站在这里,命运有时就是这般讽刺。
“我明天要回云城了,”我拿起外套,“新项目要启动。”
走到门口时,她突然叫住我:“修远……”
我停下脚步,但没有回头。
“祝你幸福。”
“你也是,好好养病。”
我大步走向电梯,胸口那块压了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我仿佛又看见那个朝我跑来的女孩,白裙子在风里轻轻摆动。
但这一次,我没有停留。
——完——
评论精选
主角的冒险之旅在《「天才女友把论文一作让给她的学弟」后续完整大结局_乔岚苏沐哲完结》中充满了挑战和成长。这是一场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冒险,作者的叙述方式和情感描写使我感到与主角一起成长。
《「天才女友把论文一作让给她的学弟」后续完整大结局_乔岚苏沐哲完结》是一部让人无法自拔的小说,乔岚,苏沐哲的成长历程令我感到亲切。我深深地沉浸在作者创造的世界里,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