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依旧平静答道:“回父皇,先生只说背书,并未说非在大本堂不可。”
听他竟敢回嘴,朱元璋冷笑道:“行啊,好啊,背是吧?来,背给朕听听!”
说着,他走到讲台前坐下,厉声道:“背得好便罢,背不好,看老子怎么收拾你!开始!”
一旁的朱橚闻言一愣,不由得望向父亲,心中暗忖:老头子这是被气糊涂了?这分明是中了四哥的计啊。
宋濂教授的那些内容,凭四皇子朱棣的聪慧,恐怕早已烂熟于心。
果然,朱元璋一让背书,朱棣张口便背起了《论语·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整篇文章被他流利背出,一字不差。
在场的皇子们一时都怔住了。
连宋濂也面露意外。
朱元璋怒气稍缓,正要夸赞,话到一半却回过味来:
“好小子,你竟敢跟老子耍心眼?”
他哪里甘心就这么放过要小聪明的儿子,当即要喊人处置。
太子朱标见状,连忙劝道:“父皇,君无戏言!”
宋濂也回过神来,跟着进言:“陛下,君无戏言!”
其余皇子也纷纷附和求情。
众口一词之下,朱元璋只好作罢。
他转而看向朱橚,语气严厉:
“你呢?也去背书了?”
朱橚本可答“是”
,甚至能背整部《论语》,但见朱棣刚刚那招已被识破,他不敢再效仿。
他挠了挠头,装出憨厚模样答道:
“没有,儿子去种地了。”
这话一出,不仅朱元璋愣住,所有皇子也都怔住了。
朱棣斜眼看他,暗想:老五这借口也太差了。
朱标也暗暗瞪了朱橚一眼,怪他关键时刻犯糊涂。
朱元璋直接气笑了,这俩儿子没一个省心。
老四还会找背书作理由,老五倒好,直接说种地?
“种地?我辛辛苦苦打下这江山,供你们吃穿,请最好的老师教你们,是让你去种地的?”
朱元璋越说越气,抓起书就要丢过去。
朱橚连忙解释:
“宋先生教的内容儿臣都已会背,又常想起父皇教诲——我们朱家人虽居庙堂之高,但不能忘本。”
“一时兴起,想尝尝寻常百姓的日子。”
“常言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咱们朱家本就起于民间,能有今天全靠父皇雄才大略。
可父皇打下的江山,我们这些做儿子的,总不能坐享其成。”
“得知道当年父皇一路走来有多不易,底层的百姓有多艰难。”
“只有真正明白民间疾苦,我们这些儿子才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朱橚这番话,让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朱樉心里直呼:好家伙,老五真是能说会道,连种地这么个理由都能被他讲出一番道理。
朱棣悄悄看了弟弟一眼,暗中竖起大拇指。
厉害!
朱标则一脸欣慰地望着五弟朱橚,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一众弟弟中,他最看好的就是老五朱橚。
这小子机灵,会处事,遇到困境总能巧妙化解。
刚才那番话一出,父皇肯定不会再为难他了。
连大儒宋濂也在回味朱橚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真是大才,大才啊!”
此时的朱元璋也回过神来,看朱橚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老五这孩子,是可造之材!看问题能看到根本!
将来必成我朱家的千里马!
从大本堂出来,朱橚暗暗擦了把汗。
“幸好我反应快,不然今天老头子非打烂我的屁股不可。”
抬头看天色不早,他正要回住处,忽然一只大手重重拍在他肩上。
朱橚吓得一哆嗦,魂都快飞了,还以为是父皇跟在身后。
却听见二哥朱樉爽朗的笑声:“老五,今天真有你的!种地这事都能被你说出花来,二哥不服不行啊!”
朱橚黑着脸,不满地说:“二哥,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朱樉哈哈大笑:“你老五也有怕的时候?”
说着搂住朱橚的脖子,压低声音:“咱们在京城的生意真做起来了,你小子真是神了。

知道这个月赚了多少吗?”
“五千贯!二哥可从没想过,一家店能赚这么多钱。
说实话,我现在都有点慌了。”
“本以为只是赚些零花,谁想到会有这么多进账。
这事要是让老头子知道,咱俩可就不好收场了。”
朱橚听了,没好气地瞥了朱樉一眼:
“那二哥的意思是就此收手?我倒无所谓,反正我在宫里住着,还没开府,有没有钱对我影响不大。”
朱樉笑着骂道:
“做,当然要做!你还没开府,我可是已经开府了。
等你将来自己立府就知道,王府上上下下开销有多大,光靠老爷子给的那点俸禄,根本不够用。”
“我来找你,就是想商量个稳妥的法子,至少别让老爷子查到。”
“再说了,这里头也有你三成的利,就凭你那爱财的性子,我才不信你会不动心!”
朱橚左右张望,见周围的兄弟都没注意他们,这才压低声音说:
“二哥你怎么糊涂了?一个月五千贯算多吗?就算你一个月赚五十万贯,只要这钱来路正当,不是强取豪夺,就算老爷子知道又如何?”
“大不了把钱给他,我们再找别的门路。”
“香水这东西,本来就是卖给达官贵人的,寻常百姓谁买得起?”
“老爷子就算追究,也不会真把我们怎么样。”
“不过二哥你也别太张扬,免得引起老爷子注意,那就麻烦了。”
“我估计,至少十年内,这香水生意还是稳妥的。”
“对了,赚来的钱最好别直接搬进王府,要是被那些御史知道了,你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最好找个信得过的人,私下开个钱庄,把钱存进去,要用的时候凭银票去取。”
“明白了吗?”
朱樉眼睛一亮:
“还是你脑子灵光!钱庄!好主意,二哥知道怎么做了。”
朱橚又白了朱樉一眼:
“这事你别亲自出面,去找三哥,让他找人办。
他做事比你稳重。”
见朱樉眼中有些不以为然,朱橚低声提醒:
“别不服气。
香水生意是你的人在管,钱庄要是也让你的人来,三哥会怎么想?”
“好处总不能全让你一个人占了吧?短时间没事,时间长了兄弟之间难免有隔阂。”
“二哥总不会为了点钱,弄得兄弟之间不愉快吧?”
朱樉一愣,想了想确实有道理。
他是藩王,钱多固然好,但若为了钱财和亲兄弟闹别扭,那就不值得了。
于是点头道:
“明白了,你放心,钱庄的事我会全交给老三去办。”
朱橚这才松了口气,他还真怕自己这脑筋转不过弯的二哥,会为了一点利益斤斤计较。
“行了二哥,我先走啦,别忘了答应帮我带的那些玩意儿。”
朱樉笑着挥挥手:“放心,明儿个二哥一准儿想办法给你送进宫来。”
他早习惯了,五弟朱橚自小就痴迷那些精巧机关,总托他从宫外捎些稀奇古怪的物件,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
同一时刻,东宫奉安殿内。
朱元璋背着手,在朱标的随同下踱进殿中。
他边走边说:“老大,你娘说得在理,功劳赏到头了,还能赏什么?不就只能结个亲了?”
朱标含笑应道:“所以爹今日去大本堂,原是为这事。”
朱元璋轻哼一声,略带不满地往靠椅上一坐:“老四那混小子,瞧我哪天不打断他的腿!还有老五,滑得跟泥鳅似的,一肚子机灵,总得找机会治治他。”
朱标只笑不语。
他心里明镜似的,父皇对老四、老五其实都挺满意,尤其是对朱橚。
朱元璋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别光笑,你倒是出个主意。
你看你这些弟弟里,谁和徐家结亲更妥当?”
朱标从容一笑:“徐家只有三个女儿,二女、三女年纪尚小,唯长女徐妙云刚至婚龄。
算下来,弟弟中老三、老四、老五都算合适。
但若论最合适,儿臣以为老四最佳;若论稳妥,则老五更为稳妥。”
朱元璋一愣:“老四和老五?这俩没一个省心的!”
朱标细细分说道:“老四性情顽劣,主意多、脾气倔,大本堂的师傅和娘都拿他没辙。
交给徐叔管教再合适不过——徐叔带兵几十年,什么硬骨头没啃过?估计也只有他能镇住四弟。
让徐叔去**老四,这买卖咱家稳赚。”
“因此儿臣说,四弟其实最合适。”
“再说五弟,他性子活络,脑筋转得快,处事圆融,能言善道,宫里上下几乎没人不喜欢他。
若将他指给徐家,儿臣料定五弟必能领会我们的用心,与徐家相处融洽。
只是这么一来,咱家反倒有些亏了——毕竟以五弟之才,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所以说,五弟实为最稳妥之选。”
“究竟选谁,还得看爹如何权衡。”
朱元璋闻言,眉头渐渐锁紧。
老四,还是老五?
该选哪一个呢?
合适?
稳妥?
朱元璋思索了很长时间,终于做出了决定:
“就老五吧,他和徐家那姑娘年纪相仿。
北伐在即,稳妥一些总不会出大错。
若是换成老四,还不知道要给咱惹出什么麻烦来。”
朱标轻轻点头,其实他也认为老五朱橚更为合适。
毕竟北伐是大事,还是应当以稳妥为重。
“什么?让我娶徐家长女?”
当朱橚从母妃孙贵妃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徐家长女徐妙云,不是四哥朱棣的妻子吗?
怎么忽然要成为自己的妻子了?



![[状元男友退学陪学妹高考]番外-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71e7c4252625df7c184a93f75766b172.jpg)

![[千山暮雪情]小说后续在线免费阅读_[秦慕雪微微]最新章节在线阅读-胡子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073bb20d0613c57ebb9701ba99f3f5c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