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炊事班很快就不用在这儿做饭了,也代表部队马上就要开拔了。
这是陈严好习惯,在任何时候都要和后勤人员搞好关系,特别是老同志!
得到从炊事班搞来的“情报”,陈严飞跑回宿舍方舱,对战友们说:“最多两天,我们就不用在这儿吃沙子了。”
沈逸飞兴趣缺缺:“没错,没错,换个地方吃沙子。”
虽然是在野外驻训,但是一日生活制度却要坚持,开饭前依旧是雷打不动的“饭前一支歌”。
以往开饭前,值班员都是用诸如《团结》或者《战士》起头,三、两句就唱完,赶紧吃饭。
不过今天,韩志强亲自指挥起来:“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预备~唱!”
戈壁滩上黄沙弥漫,这个早晨并不晴朗,但是一众军
人扯着嗓子嚎起来: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
——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
......
战斗精神队列歌曲,歌词和曲调中就透漏着别样气氛。
陈严明白,韩志强是在有意制造大战前的紧张。
同时也更加佐证了自己的判断,围剿恐怖分子的任务要开始了。
吃过早饭,部队在休整期间,也没有训练任务。
不过身处戈壁滩上,卫生用水都是定量,连洗把脸都是奢侈,实在没啥好“休整”的。
到了下午,沙尘暴陡然加大起来,吹的外围的充气坦克东倒西歪。
这些都是必要的伪装,韩志强交代无所事事的众人去加固一下。
陈严扣上风镜、戴上防沙面罩,一头闯进沙尘暴中。
肆虐的沙尘暴遮天蔽日,百十米之外就不可见物,而身处其中的人就好像在沙子里滚了一圈。
沈逸飞又在抱怨连天:“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嘿,雷神突击队的!”
其余队员立刻乐不可支起来,陈严赶忙呵斥:“少说点怪话,也不怕沙子灌到你嘴里!”
沈逸飞摇头晃脑的不在意,陈严知道,自己又是说了也白说。
沈逸飞这个人哪都好,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不可多得的特战人才。
分明是个知识分子,就是有点不着调。
用沈逸飞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生已诸多苦难,为何不嬉笑而过?
陈严不再搭理沈逸飞,因为一张嘴风沙就往里灌,他用工兵锹铲起砂石,埋在充气坦克的基座上。
狂风卷飞沙,才下午四点多,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伴着沙尘暴的肆虐,戈壁滩上也在暗流涌动,太空中多了一只鬼鬼祟祟的“眼睛”。
因为狂风吹搅了一部分充气伪装,镁国佬的一颗间谍卫星悄悄变轨,意欲侦察。
军事航天部队动作迅速,使用反卫星武器将其击落,间谍卫星坠毁在漠北国。
而我国的“农业卫星”侦察到,镁国佬的伞降救援队,突然消失在驻考瑞亚的龙山军事基地。
不过漠北国被两个国家环绕,镁国佬的军机无法进入,除非从太空。
伞降救援队乘坐民航进入,然后在漠北国部队协助下,从地面向卫星坠毁地点前进。
同一时间,一则命令传到韩志强的办公桌上。
韩志强思虑片刻,抄起了送话器:“陈严,跑步向我报道。”
意识到有情况,陈严结束通话后,向战友们扔下一句话:“来活了,做好战斗准备!”
陈严跑进指挥方舱,敬礼的右手还没举到太阳穴,却被韩志强摆摆手制止了。
韩志强意味深长地说:“马上就要去境外反恐了,我本来想明天进行最后一次考核,不过现在不需要了。因为,老朋友不远万里来考核你们了!”
老朋友,除了镁国佬还能是谁?
陈严立正大喝:“请韩部长下命令!”
韩志强的语气不容置疑:“命令!”
——“夜鸮小队,越境漠北国,抢在镁国佬的伞降救援队之前,把间谍卫星的控制器带回来。”
毋庸置疑,任何一颗卫星都是一个国家的航天机密。
如果能够获取到镁国佬卫星的控制器,再经过技术分析以破解它的通讯频率,从地面监控他们的卫星网络也不是不可能。
简易军用机场上,一架直-20通用直升机和一架直-8L运输直升机并排在一起。
铁翼飞旋,直升机已经做好了起飞准备。
夜鸮小队快速整理装备,随后跑上机场。
出发在即,韩志强的目光就像检阅一样,从八张年轻的脸庞上掠过:
——尖兵孙上明,呼号“长箭”,军衔少尉,川蜀人。
被空降兵从地震废墟中救出的少年,高举“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牌子送别救灾的军车,长大后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狙击手张甘峰,呼号“冷枪”,军衔中尉,豫南人。
和所有的狙击手一样,性格内敛,脸上时常挂着波澜不惊的微笑。
——爆破手伍岭云,呼号“雷公”,军衔少尉,山城人。
身上背着专用爆破包,里边永远塞满了雷管、TNT和黑索金,以至于没人愿意挨着他。
——机枪手黄东新,呼号“烟鬼”,军衔一级上士,甘陇人。
(注:最新衔级,取消士官,改称军士。共七级,依次为:下士、中士,二级、一级上士,三 级、二级、一级军士长。)
人高马大的西北汉子,健壮的就如一颗高机子弹,手中的机枪随时会为小队提供压制火力。
——火力手秦方中,呼号“炮仗”,军衔少尉,辽东人。
他的身份其实最好辨别,背后的大筒子就说明了一切,“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
——卫生员刘红华,呼号“兽医”,军衔“一道杠”,冀北人。
凭借“战场救护”在全军比武中拿了名次,战士提干,又被保送到军医大学深造,学成归来不久,还保留着“军校学员”身份。
——副队长沈逸飞,呼号“秀才”,军衔上尉,江淮人。
还兼任通讯兵和技术装备操作手,因为是技术干部出身,所以他在小队中的军衔最高。
信息工程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脸上戴着一副军用黑框近视镜,常把“包含二极管的玩意儿没有我玩不转的”挂在嘴边,自信的有些自负,还有一点知识分子的“傲娇”。
——指挥员陈严,呼号“夜鸮”,军衔中尉,鲁东人。
一家三代军 人,爷爷参加过抗镁援chao,父亲是南疆自卫反击战老兵。
但爷爷和父亲早已离开部队,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工人,都是普通人。
陈严毫无背景,就算有,也是凭借自己努力而获得的首管赏识。
相对战友们的专长,陈严身上似乎没有什么闪光点。
格斗不如孙上明,救护不如刘红华,射击不如张甘峰,操作专业的技术装备比起沈逸飞更是抓瞎。
但是陈严擅长战术指挥,他才是基层特战分队最需要的指挥员。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历经多次残酷的战斗,陈严会把战友们活着带回来。
——“空降兵!”
韩志强突然大喝一声,夜鸮小队的八人,习惯性的靠拢了脚后跟,“啪!”
韩志强问道:“空降兵,你们准备好了吗?”
陈严和战友们齐声怒喝:“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