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爸因意外瘫痪。
我弟想在大城市打拼。
全家商定后,为我找了上门婿女,我们夫妻俩一直负责照顾我爸。
可我爸刚去世,我弟就回来了,他说在外打拼太辛苦,他要回来结婚成家。
然后,我妈把我赶了出来,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
后来,我妈也病了,她想来和我住,“遇到事才知道,还是小棉袄闺女贴心。”
我淡淡地说,“嫁出去的女儿,是别人家的棉袄了。”
1.
我弟年后一直没有回上海上班。
我和老公悄悄分析,现在大城市赚钱也不容易,他如果不想在外漂泊,我们就帮他在老家安身立业。
可我几次试图和他沟通,他都回避了。
这天晚上,我正在收拾女儿梓涵的小学报名资料,我妈进来了。
她欲言又止。
我以为她也在担心我弟,便安慰她,
“妈,别担心,如果可安不想去外面工作,留在家里也挺好。”
我妈开心地说,“你和梓涵爸爸都支持?”
我明白我妈的意思,当年我爸遭意外瘫痪在床,我妈不顶事,我和我弟都在读大学。
当时,全家约定,我负责照顾我爸妈,也继承家里的房子。
因为家庭,我牺牲了前途,甚至被影响了婚姻,直到27岁,才遇到愿意做上门女婿的李弘江。
我俩辛苦地照顾我爸十余年,所有收入也用在了家里。
现在,我爸才去世不到一年,曾经坚持要在外打拼的我弟,却回来不走了。
他这种做法确实容易让人多心。
但我们是姐弟,何必那么计较呢。
“妈,虽然这房子给了我,但这里也永远是可安的家。”
我妈没接我的话,她自顾自说,“可安谈了个对象,是他高中同学,临县的,过几天准备订婚了。”
“这是好事啊,可安这孩子怎么不早点说,我好给他张罗啊。”我兴奋地说。
“可宁,人家女方要求有房。”我妈冷静的话,像一阵小雨,浇灭了我的热情。
“对方想在大城市买房?”
可安这几年在外面并没有赚到钱。
爸爸治病的钱我没让他出过,就是希望他能自己攒钱,我再帮点忙,让他首付一套房子。
可是,每次我开口,他都说自己没存到钱。
“人家女孩倒也没嫌弃咱家,说是咱家的房子就行。”
我放下了心,“还好当年我和弘江在咱们的二楼上又加盖了一层,以后我们各住一层,弘江不会有意见的。”
可我妈却说,“可宁,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谁家希望出嫁的女儿和大姑姐一起住啊。”
我顿时明白了我妈今晚所有的欲言又止。
原来她是想让我搬走啊。
可是,这对我公平吗?
这些年我们夫妻的工资都用于日常开支和给我爸治病了。
现在哪有钱搬走呢?
我不悦地问,“妈,这是你的想法,还是我弟的想法?”
我妈酝酿一晚上的情绪在这时候爆发了,她哭着说,
“可宁,我和你弟都不想这样。可人家女方提要求了,咱就得照办啊。”
“我们可以尊重女方,但是条件可以商谈啊。”
“谈什么谈?万一谈崩了呢。你弟可是咱家唯一的男丁,他的婚姻大事就是咱家的头等大事。”
唯一的男丁?那承担责任的时候,他干嘛去了?
我爸当年出事时,我妈整体只会哭哭啼啼,完全照顾不了我爸,更没法出面处理事故后续,我和我弟必须有一个人常常回家帮忙。
当时我俩都在省城读书,他大一,我大三。
我妈说他刚到大学,要适应新环境、要好好学习。
可专业课很好的我,当时已经开始复习考研,我和当时的男友想一起读研然后考大城市的教师编。
我弟说自己太小,最后只能是我在每周没课的时候回老家处理事故后续,沟通我爸的治疗。
我毕业找工作时,我弟已经大二,可我妈说他的学校不好,得考研才有机会。
她哭得要死要活求我回县城工作。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昔日的同学都成了大都市名校的骨干老师,桃李满天下,而我在小县城这个离了关系就寸步难行的地方,还是一个菜中学的普通老师。
我妈自从把话挑明之后,对我反而没了愧疚之意。
她开始明里暗里挑我们的刺儿。
“你做菜一个都不合我胃口,是故意的吗?”
她从不拿自己的高血糖高血压当回事,饮食毫不注意。
“哪家女儿不都是为娘家付出的,照顾父母几年就想独吞房子啊,我还没死呢。”
“梓涵,姥姥接送你上学这么久了,以后姥姥要照顾亲孙子了,你找你奶奶去吧。”
当她几次在女儿面前阴阳怪气之后,我和老公都没法再忍。
我准备找我弟谈一次,我妈以前只是没有主心骨事事听我爸的农家小女人,我爸去世之后她才开始作妖的,她的话,不作数。
我特意将我弟约出来谈。
但没想到他带上了我妈——
我顿时全明白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