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预算,限时三个月,要做出一个百万粉丝的爆款账号。”
在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位刚空降的营销总监,终将为她的狂妄付出代价。
01
“嘿,听说了吗?那位‘数据女王’要来我们公司了。”
我放下手中的咖啡杯,不经意间听到隔壁工位的窃窃私语。作为营销部的技术主管,我梁远最近确实听到不少关于新空降领导的传闻。据说她在上一家公司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让营销业绩翻了三倍。只是,没人知道这背后付出了什么代价。
“数据女王”陈楠,一个在业内颇负盛名的营销总监。关于她的传言很多,有说她是经营天才的,也有说她靠数据造假上位的。但无论如何,她马上就要成为我的直属上司了。
那是一个异常闷热的周一早晨。
同事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压低声音交谈着,时不时还要警惕地环顾四周。
“梁哥,你说我们会不会...”市场专员小王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想问什么,但我也给不出准确的答案。
就在这时,电梯“叮”的一声打开了。一位身着深灰色职业套装的女性走了进来。她个子不高,但气场十足,踩着细高跟鞋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这就是陈楠了。她看上去四十出头,妆容精致,眼神犀利。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她直接走到了办公室中央。
“各位早上好,我是陈楠,从今天起担任营销总监一职。”她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各位的工作状况。”
说着,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叠文件:“我手上有过去三个月每个人的业绩数据。说实话,这些数据让我很失望。”
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凝固了。过去三个月?那不就是整个市场最不景气的时期吗?大家都在努力求生存,她却拿这个时期的数据说事?
“李文,过去三个月你的客户转化率只有2.3%,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她翻开文件,开始点名。
“陈总监,这三个月大盘其实都不太好...”
“我不想听任何解释。”陈楠直接打断了李文的话,“在商场上,只有结果,没有理由。”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简直就是一场公开处刑。陈楠逐个点评每个人的“问题”,而且字字诛心。
没有人能逃过她的火眼金睛,就连往常业绩还不错的老员工也被她批得体无完肤。
“根据我的分析,目前我们营销部的人员结构严重臃肿。”她环视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了我身上,“梁远,你作为主管,难道没发现这个问题吗?”
我强压住心中的不快:“陈总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营销部现在...”
“看来你还不够了解我。”她嘴角微微上扬,“我这个人,最讨厌的就是冠冕堂皇的废话。从今天起,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优化调整。”
优化调整?真是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但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果然,从那天起,营销部就陷入了一场血雨腥风之中。陈楠开创了一个所谓的“KPI淘汰制”,每周末都要淘汰一批“表现不佳”的员工。
短短两周内,原本50人的营销部就被裁掉了35人。剩下的15个人,除了我这个主管,其他人也都是惶惶不可终日。
“梁远,从今天起,你负责带领剩下的这个'精英小队'。”某天下午,陈楠把我叫到办公室,“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证明自己的价值。”
看着她脸上意味深长的笑容,我突然意识到,这哪里是什么机会,分明就是一个圈套。但为了身后那些战战兢兢的同事们,我别无选择。
“好的,陈总监。我不会让你失望的。”我努力挤出一个职业性的微笑。
她似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轻轻点了点头:“很好。不过我要提醒你,如果带不好这个团队,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走出她的办公室,我的背后已经被冷汗浸透。我知道,一场更艰难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02
“所有人现在就给我安装这个软件,无一例外!”
陈楠在例会上扔出一张二维码,“这是我从硅谷引进的员工效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追踪大家的工作状态。”
我盯着屏幕上那个狰狞的眼睛图标,心里一阵发寒。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问题了,而是赤裸裸的监视。
“陈总监,这是不是有点...”我试图提出异议。
“怎么?梁远,你有意见?”她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作为团队负责人,你应该起带头作用才对。”
我沉默了。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任何反抗都可能成为被裁员的理由。
安装完软件后,我们的工作生活彻底变了样。系统会记录每个人的键盘敲击次数、鼠标移动轨迹,甚至连午休时间超过30分钟都会收到警告。
“郑小玲,你昨天下午2:15到2:18这三分钟,为什么没有任何操作记录?”
“报告陈总监,我当时去了一趟洗手间...”
“去洗手间要提前申请!扣掉你这个月的全勤奖。”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陈楠把“数据化管理”这个概念推向了极致,她要求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有数据支撑。
更可怕的是,她给我们定下了一个近乎疯狂的业绩指标。
“第二季度,我要看到营销业绩翻五倍。”她在季度会议上扔下这颗重磅炸弹,“做不到的人,就主动办理离职手续吧。”
“这不可能!”市场主管老张终于忍不住了,“就算我们996,也不可能...”
“那就007。”陈楠冷冷地打断他,“现在的年轻人,太容易满足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位置的吗?十年前,我一个人顶一个团队的工作量,经常连续工作72小时!”
我看着她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神,不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但此时此刻,这都不重要了。
为了完成这个魔鬼指标,我们不得不开始24小时轮班工作。每个人的手机都必须保持畅通,随时准备接听客户电话。
“叮铃铃...”
半夜三点,我被电话铃声惊醒。是一个欧洲客户打来的业务咨询。当我好不容易应付完这个电话,再想睡已经不可能了。
我打开电脑,发现十几个未读邮件在等着我。都是陈楠深夜发来的工作安排,要求必须在早上九点前完成。
这种高压状态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终于有人撑不住了。
那天下午,郑小玲正在给客户做演示,突然两眼一黑,直挺挺地倒在了会议室里。
“救护车!快叫救护车!”同事们手忙脚乱地把她送去医院。
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过度劳累导致的急性胃出血,需要住院观察。
然而,陈楠对此的反应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心寒。
“这种身体素质也好意思做营销?”她站在医院走廊里,冷冷地说,“回去就让她办离职手续吧。”
“不行!”我第一次对她大声说不,“小玲是为了工作才把自己搞成这样的。公司不能这么对待她!”
陈楠似笑非笑地看着我:“怎么?你要为她出头?那好啊,她的指标你来完成。”
我咬着牙没说话。这时我才明白,在她眼里,我们这些员工根本就不是人,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陈楠是怎么做到在上一家公司创造那么好的业绩的?
那天晚上,我留在公司加班,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蹊跷。在整理陈楠发来的业绩报表时,我发现数据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矛盾。
表面上,一切都很完美。但当我仔细对比不同报表之间的数据时,却发现了一些无法解释的差异。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我慌忙关掉电脑屏幕,假装在整理文件。
“这么晚还在加班?”陈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玩味,“不错,看来你还是很有上进心的。”
“是啊,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我强装镇定地回答。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开了。但我知道,自己可能已经引起了她的警觉。
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这背后的真相。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所有被这种扭曲的管理制度折磨的同事们。
03
“恭喜营销部在第二季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销售额环比增长498%,新客户转化率提升至42%,各项指标都创下了新高!”
我坐在季度总结会上,听着陈楠滔滔不绝地汇报“惊人”的业绩数据,内心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作为一线主管,我太清楚这些数字背后的真相了。
“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我们创新的'数据精细化管理'模式。”陈楠站在投影幕布前,脸上写满了得意,“通过对每个环节的严格把控,我们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
台下的高层们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漂亮的数字背后,是怎样的一场荒诞剧。
就在一周前,我偶然撞破了这个惊天的秘密。
那天深夜,我照例加班到很晚。走到茶水间准备倒杯咖啡提神时,突然听到会议室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透过半掩的门缝,我看到陈楠和市场部的小张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忙活着。
“这组数据太难看了,给我改成35%以上。”陈楠指着屏幕说。
“可是陈总监,这样改的话,跟其他报表对不上啊...”小张有些犹豫。
“笨蛋!其他报表当然也要改!”陈楠不耐烦地说,“你以为高层那些人会去核对这些细节吗?他们只看最终结果!”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虽然之前就有所怀疑,但亲眼目睹数据造假的场景,还是让我感到一阵恶心。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第二天,陈楠又出台了一个新政策。
“从今天起,每人每天必须在竞品的社交平台上发布至少10条差评。”她在例会上宣布,“要看起来自然一些,最好带上图片。”
“这...这不是违法吗?”有人小声嘀咕。
“违法?你们太天真了。”陈楠冷笑道,“商业竞争就是这么残酷。做不到的人,我相信门外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你的位置。”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眼睁睁地看着这场闹剧愈演愈烈。
陈楠不仅雇佣水军给竞品差评,还购买了大量僵尸粉来刷社交数据。她甚至找了专业的PS高手,把营销活动的现场照片“优化”得光鲜亮丽。
“看看这个效果,完美!”她炫耀似的在办公室里展示P过的照片,“就说我们的产品发布会吸引了上千人参与。”
现实中那场发布会,到场的观众还不到50人。
更让人愤怒的是,她开始强迫我们配合造假。每个人都要写虚假的用户反馈,编造不存在的成功案例。
“梁远,你的那些案例写得太假了。”她把我叫到办公室,“要学会用细节打动人,多加一些真实的对话和场景描写。”
我简直哭笑不得。连造假都要讲究“艺术性”,这算是什么职场经验?
但在表面上,我不得不配合她的表演。同时,我开始秘密收集证据。每一份被篡改的报表,每一个PS过的图片,每一条虚假的用户评价,我都默默地保存了下来。
我知道这很危险。如果被陈楠发现,我肯定会被立刻开除,甚至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但我别无选择,这种疯狂的状况必须要有人来终结。
“你最近在查什么?”一天下班后,陈楠突然拦住了我。
“只是在整理部门的历史数据,想找找提升业绩的灵感。”我平静地回答。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不要太好奇。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对你没好处。”
威胁来得如此明显,但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看着她趾高气扬的背影,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个完美的时机,把这些肮脏的真相公之于众。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来自公司高层的邮件,预告下周将召开一场重要的股东大会,陈楠要在会上做营销战略的全面汇报。
我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也许,这就是我等待的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