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宽敞得可以当做舞厅的车库里。空气中弥漫着高级润滑油和橡胶的独特气味,与窗外传来的隐约蝉鸣交织成一曲夏日的交响。
这里不像车库,更像是一座私人博物馆。墙壁上挂满了历代经典摩托车的海报与解剖图,从粗犷的印第安侦察兵到灵巧的本田RC166。而在最中央的位置,被射灯精准照亮的,是一辆红白相间、线条凌厉如猎豹的赛车模型——瓦伦蒂诺·罗西的雅马哈YZR-M1,2004年版。模型旁,是一张被放大的、略显模糊的照片:2005年上海国际赛车场,人山人海,主看台一片沸腾,那是MotoGP历史上首次在中国举办分站赛的珍贵瞬间。
一个身影正蹲在车库中央,与一台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单缸150cc发动机“搏斗”。他叫林焰,十七岁,身高已经蹿到了一米八三,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和沾满油污的工装裤。T恤被汗水微微浸湿,隐约勾勒出背部与手臂流畅而紧实的肌肉线条。然而,当他抬起头,用腕臂擦了下额角的汗珠,露出的那张脸,却足以让任何漫画作者惊叹——线条清晰的下颌,高挺的鼻梁,一双眼睛在专注时亮得惊人,像是蕴藏着两簇跳动的火焰。只是此刻,那张漂亮的脸上蹭了几道黑乎乎的油污,平添了几分狼狈与可爱。
“啧,这该死的化油器……”他小声嘀咕,眉头微蹙,手里的扳手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老伙计,再不听话,下次可没这么好的机油伺候你了。”
“砰!”车库门被猛地推开。
一个穿着熨帖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是林焰的父亲,林氏工业的掌门人林建国。他扫了一眼满地狼藉的零件和儿子那张花猫似的脸,额角的青筋跳了跳。
“林焰!我让你看的宏观经济报告呢?下周一董事会,你要做的项目陈述准备得怎么样了?”林建国的声音带着惯有的威严,“你看看你,像什么样子!一个集团未来的继承人,整天泡在油污里,摆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林焰手上的动作没停,甚至连头都没抬,只是语气轻松地回道:“爸,报告看了,结论就是未来十年,高端精密制造和新能源是风口。至于项目陈述嘛……”他终于抬起头,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那笑容阳光得几乎能驱散车库里的机油味,“我觉得我们集团可以考虑投资一条高性能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线,技术路线我都规划好了,从V4开始……”
“胡闹!”林建国一声低喝,打断了儿子的话,“林氏是做重型机械、做汽车零部件的!不是做这种两个轮子的‘玩具’!危险,而且毫无前途!”
“爸,这不是玩具。”林焰放下扳手,站起身,目光平静地与父亲对视,“这是承载了人类对速度、对机械、对物理极限探索欲望的载体。MotoGP,是两轮赛车的最高殿堂,那里……”
“我不管什么殿堂不殿堂!”林建国挥手,语气不容置疑,“下个月你去美国,商学院的手续我已经帮你办好了。趁着暑假,好好收收心,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都给我断了!”
说完,他重重哼了一声,转身离开,留下一扇还在晃动的车库门。
车库内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愈发聒噪的蝉鸣。

林焰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他走到那面贴满海报的墙前,目光落在中央那张2005年上赛场的照片上。那时他才几岁,被父亲抱在怀里,第一次在现场听到那如同撕裂布帛般的引擎轰鸣,看到那些穿着彩色皮衣的骑手,像流星一样划过赛道的每一个弯角。那一刻,某种东西在他心里扎了根。
他伸出手指,轻轻拂过照片上那些模糊的人影和赛车。
“乱七八糟的念头……”他低声重复着父亲的话,嘴角却勾起一丝倔强的弧度。
他知道,他和父亲之间,关于未来道路的“战争”,从未停止。从小时候偷偷用零花钱买第一个摩托车模型被没收,到后来千方百计争取到去卡丁车场“体验”,再到系统地学习机械知识、研究赛车理论……他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在对抗父亲的期望。
他热爱风驰电掣的速度,更痴迷于在极限边缘与机械、与物理规则对话的感觉。那不是叛逆,那是源自心底最炽热的渴望。
傍晚,林焰骑着他那辆改装过的、声音并不张扬的川崎Ninja 400,来到了城郊一家名为“极点”的卡丁车馆。这里是他的“秘密基地”,也是他目前唯一能合法且相对安全体验“赛道感”的地方。
“哟,我们的大工程师来了?”刚停好车,一个清脆活泼,带着点戏谑意味的女声就从旁边传来。
林焰转头,看到苏暖正靠在卡丁车馆的门框上,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传播学概论》,另一只手还捏着半个没吃完的饭团。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印花T恤,扎着利落的马尾,眼睛亮晶晶的,像落入了星辰。她是附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周末在这家卡丁车馆做兼职,美其名曰“社会实践”。
“纠正一下,是未来的顶级赛车手兼工程师。”林焰一本正经地走过去,很自然地伸手拿过她手里的饭团,咬了一口,“嗯,金枪鱼口味,还行。”
“喂!那是我吃过的!”苏暖跺脚,脸上飞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伸手要去抢。
“没事,我不嫌弃你。”林焰三两口把饭团消灭,含糊不清地说,“而且,作为你未来可能的经纪人,提前共享一下食物怎么了?”
“呸!谁答应做你经纪人了?”苏暖啐了一口,却又忍不住笑了出来,“看你这一身油污,又在你家车库‘非法改装’了?这次是哪台‘老伙计’遭了你的毒手?”
“拯救了一台濒临报废的150发动机。”林焰耸耸肩,一边和苏暖并肩往馆里走,一边把下午和父亲的“交锋”当笑话讲了出来。
苏暖听得咯咯直笑:“林叔叔要是知道,你把他送你的十六岁生日礼物——那台限量版哈雷,给拆了研究缸径行程比,会不会气得把你发配到非洲挖矿?”
“那不能,那台哈雷的发动机我早研究透了,原样装回去了,一点痕迹没留。”林焰得意地挑眉,“至于发配非洲?等我先在MotoGP拿了冠军再说。”
“吹牛不打草稿。”苏暖白了他一眼,眼神里却带着纵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崇拜。她认识林焰快两年了,最初是因为一门采访作业,需要找一个“特立独行的富二代”作为对象,阴差阳错找到了在这里偷偷练习卡丁车线路控制的林焰。结果采访没写出多轰动的稿子,两人却莫名其妙成了朋友。她亲眼见证了这个有着“漫画脸”和“超模身材”的富家子,对摩托车和赛车有着怎样近乎偏执的热爱与令人咋舌的天赋。他练习时的专注,分析数据时的严谨,还有那藏在幽默风趣外表下的强大自信,都让她觉得……无比耀眼。
“说真的,林焰,你就没想过……稍微妥协一下?”苏暖轻声问,带着一丝担忧,“去读商学院,也许没那么糟?至少……能让林叔叔放心些。”
林焰停下脚步,看向场馆内那些呼啸而过的卡丁车,眼神变得深邃。
“暖暖,”他很少这么认真地叫她的名字,“有些人的人生道路是规划好的坦途,而有些人,注定要去征服险峰。我的赛道在那里,”他指了指墙上贴着的MotoGP赛道图,“不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
他转过头,看着苏暖,脸上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笑容:“再说了,我要不去国际赛场上给咱们大夏争光,国内的摩友岂不是少了很多谈资?想想看,以后论坛上都是——‘卧槽!那个林焰又拿杆位了!’、‘焰神牛逼!这弯道超车简直不是人!’……多带感!”
苏暖被他逗得噗嗤一笑,刚才那点担忧瞬间烟消云散:“行了行了,就你能吹!赶紧去换衣服,今天闭馆后,我给你计时,跑十组,看看你的线路选择有没有进步。”
“得令!苏大经纪人!”
深夜,林焰回到自己那座安静得有些过分的“豪宅”。父亲显然余怒未消,并没有回家。他洗去一身疲惫和油污,穿着宽松的浴袍,坐在书桌前。
书桌上,除了堆砌如山的机械原理、流体力学、赛车工程等书籍,还有一台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他习惯性地打开了一个名为“MotoGP资料库”的加密文件夹,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他从各种渠道收集来的赛事录像、技术规则、赛道数据,甚至还有他手绘的某些关键弯道的刹车点、走线图。
然后,他点开了一个隐藏更深的文档,标题是——《“星火”计划》。
文档里,是他为自己制定的、详细到近乎严苛的训练与晋升路线图:从国内CRRC(全国公路摩托车锦标赛)起步,到亚洲天才杯,再到MotoGP的选拔通道……每一步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掌握的技术、需要克服的困难,都罗列得清清楚楚。
他滑动鼠标,目光落在文档最后一行的加粗字体上:
终极目标:MotoGP World Champion (Multi-times). And… Conquer the Mountain. (终极目标:MotoGP世界冠军(多次)。以及……征服那座山。——指曼岛TT)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一个视频文件。那是2008年,MotoGP中国站也是至今最后一届在上海举办的比赛录像。画面上,罗西在雨中潇洒地甩尾过弯,斯托纳驾驶着杜卡迪战车呼啸直道……现场的欢呼声,引擎的咆哮声,透过音箱传出,依旧能让人热血沸腾。
他看得无比专注,眼神炙热。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暖发来的消息。
「图片消息」(图片是一只被画上了哭脸和“加油”字样的卡丁车头盔)
「今日林车手训练数据已整理完毕,线路稳定性提升0.5%,但连续S弯的油门控制仍有优化空间。另,附上本人亲手绘制的精神鼓励一份,请查收~」
林焰看着那丑萌的 helmet 涂鸦和后面附带的数据分析表格,忍不住笑了出来。他回复:
「收到。精神鼓励过于抽象,建议下次折算成实际奖励,比如夜宵烧烤。数据已阅,S弯问题明日重点攻关。苏大经纪人辛苦了,未来给你赢个世界冠军回来当谢礼。」
点击发送。
他放下手机,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上的赛道。窗外的城市已经彻底安静下来,只有他房间的灯还亮着,像一颗不甘沉寂的星火。
父亲的不解与阻挠,未来的不确定性,技术的瓶颈……这一切都像是横亘在赛道上的急弯与障碍。
但他知道,他的引擎已经启动,无论前方是坦途还是险阻,他都必须冲出去。
因为,那条属于他的极速之路,才刚刚开始。





![[混吃等死的清穿生活]电子书_福晋康熙全文+后续-胡子阅读](http://image-cdn.iyykj.cn/0905/bd3c3434517a1e69687a79e36d1160dfabc527501d9ea9-3rXfNQ_fw480webp.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