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战斗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新一团特战队的战士们已经回到了驻地。虽然打了个漂亮仗,但李云龙的脸上却看不出多少喜色。
训练场上,六十多名特战队员整齐列队,个个昂首挺胸,等待着团长的嘉奖。然而李云龙背着手在队列前来回踱步,目光锐利如刀,让原本兴奋的战士们心里渐渐打起了鼓。

“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李云龙终于开口,声音冷峻,“杨村一战,暴露的问题比取得的成绩多得多!”
战士们面面相觑,不明白团长为何发火。
“王根生!”李云龙突然点名。
“到!”王根生向前一步。
“战斗结束后,你做了什么?”
王根生愣了一下:“报告团长,我...我在打扫战场。”
“具体点!”
“我...我在收集鬼子身上的弹药。”
李云龙走到他面前,盯着他的眼睛:“你收集弹药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警戒?有没有交替掩护?有没有观察周围环境?”
王根生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如果我告诉你,当时就在村子外围,还有一支鬼子的巡逻队正在靠近,你们这么大意,会付出什么代价?”李云龙的声音提高了几分。
他转向全体队员:“还有你们!战斗一结束就放松警惕,有人甚至坐在战场上抽烟!这是特种兵该有的素质吗?”
训练场上鸦雀无声。
“从今天开始,特战队实行淘汰制!”李云龙宣布,“每十天一次考核,综合成绩最后五名,退回原部队!”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队伍中炸开。特战队员们都是各营连的尖子,要是被退回去,脸往哪搁?
但李云龙不管这些。他知道,真正的特种部队必须经过千锤百炼,容不得半点水分。
第一次考核在三天后进行。考核内容包括五公里武装越野、精度射击、战术协同、野外生存等十多个项目。
五公里武装越野是最先进行的项目。战士们全副武装,要在二十五分钟内完成。
张大彪一马当先,柱子紧随其后,这些都是老兵油子,体能和经验都很丰富。但一些入伍时间较短的战士就开始吃力了。
王有胜是特战队里年纪最小的,参军才半年。虽然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进步很大,但底子终究差了些。跑到后半程,他的脚步已经开始踉跄。
“加油!还有一公里!”李云龙骑着马在旁边跟着,不但不鼓励,反而大声呵斥,“就这个速度,鬼子早跑没影了!”
王有胜咬紧牙关,脸色苍白,汗水浸透了军装。最终,他是最后一个到达终点的,用时二十八分钟。
接下来的精度射击,要求在不同距离、不同姿势下进行快速射击。这对老兵来说不算难事,但王有胜因为体力透支,手抖得厉害,成绩很不理想。
十天后的第一次淘汰,五名战士被退回了原部队。王有胜赫然在列。
看着被淘汰的战士低着头收拾行李,特战队里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团长,是不是太严了?”张大彪私下里找李云龙求情,“有胜那孩子很努力,就是底子薄了点。”
李云龙摇头:“战场上鬼子会因为他努力就手下留情吗?特战队是要执行最危险任务的,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不过,李云龙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被淘汰的战士虽然离开了特战队,但他在全团大会上公开表扬了这些战士的勇气,并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王有胜被调到了团部当通讯员,既能发挥他识字的特长,又相对安全。
特战队的训练更加残酷了。李云龙引入了更多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抗干扰射击、极限体能、小组战术配合、野外定向......
最让战士们头疼的是心理素质训练。李云龙会突然在深夜吹响紧急集合哨,让队员们全副武装急行军,然后在极度疲惫的情况下进行战术决策测试。
“现在你们小组被困在敌占区,有一名队员负伤,弹药所剩无几,如何突围?”李云龙给出各种极端情况,考验队员们的应变能力。
有的战士选择硬拼,有的选择隐蔽待援,但李云龙往往会对这些常规思路提出尖锐的质疑。
“硬拼?伤员怎么办?等着被鬼子包饺子吗?”
“隐蔽?鬼子正在拉网式搜索,等死吗?”
他想要培养的,是能够在绝境中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特种兵意志。
第二次考核,又淘汰了五人。特战队从最初的六十多人,缩减到五十人。
训练场上,李云龙开始教授更具实战价值的技能:攀岩、爆破、侦察、反侦察、急救......
“攀岩不是耍杂技!”李云龙亲自示范,“要选择最省力的路线,手脚配合,重心贴墙!”
柱子学得最快,这个曾经的炮手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就能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攀上十米高的崖壁。
爆破训练更是让战士们大开眼界。李云龙用有限的炸药,教他们如何计算药量、如何选择炸点、如何制造定向爆破。
“炸桥不是药量越多越好!”李云龙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要找到关键承重点,用最少的炸药达到最大的效果。”
这些技能在当时的八路军中可谓闻所未闻,战士们学得格外认真。
然而,第三次考核后,李云龙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特战队不再淘汰末尾,而是直接裁撤一半。
“剩下的二十五人,我要的是全能型的特种兵,不是某项突出其他平庸的偏科生!”李云龙宣布了新的标准。
这一次,连一些在单项上很出色的老兵都被调整了出去。特战队只剩下二十五人,个个都是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独立作战的多面手。
训练更加专业化。李云龙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将特战队分成了几个小组:突击组、狙击组、爆破组、侦察组。
柱子因为枪法好、心理素质稳定,被分到了狙击组。李云龙亲自指导他狙击技巧:如何测距、如何计算弹道、如何选择狙击位、如何在战场上隐身。
“狙击手不是神枪手那么简单。”李云龙告诫柱子,“你要学会等待,有时为了一个目标,可能要潜伏几天几夜。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
张大彪带领突击组,重点训练近距离作战和突入技巧。李云龙教他们如何快速清除房间内的敌人,如何利用投掷物制造突击机会。
“速度!突然性!猛烈的火力!”李云龙反复强调这三点,“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解决战斗!”
然而,就在特战队训练渐入佳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让李云龙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旅部命令新一团拔掉鬼子在王家镇新设的据点。这个据点卡在了根据地与外界联系的咽喉要道上,必须尽快拔除。
李云龙决定让特战队单独执行这次任务,检验训练成果。
战斗在深夜打响。特战队悄无声息地摸掉了据点的哨兵,突入据点内部。开始的进展很顺利,但在清理最后一个碉堡时,出现了意外。
碉堡内的鬼子拼死抵抗,特战队久攻不下。就在僵持之时,据点外突然响起了枪声——鬼子的援兵到了。
“撤退!”张大彪果断下令。
特战队虽然安全撤出,但任务失败了。更让李云龙痛心的是,两名特战队员在撤退时负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总结会上,李云龙脸色铁青。
“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他问队员们。
“我们低估了碉堡的火力...”
“鬼子援兵来得太快...”
队员们七嘴八舌地分析。
“放屁!”李云龙一拍桌子,“根本原因是你们还不够强!二十五个人,还是太多了!”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大吃失色。
“从今天开始,特战队只保留十人!”李云龙宣布,“我要的是十个能以一当百的兵王,不是二十五个优秀的普通士兵!”
消息传出,全团震动。从最初的六十多人,到现在的十人,这个淘汰率太高了。
接下来的选拔近乎残酷。二十五名队员要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考核:极限体能、复杂环境下的战术决策、敌后生存、心理抗压......
第三天结束时,所有人都已经到了极限。李云龙把队员们集合到河边。
“最后一项考核:武装泅渡!到达对岸的前十名,留下!”
此时已是深秋,河水冰冷刺骨。队员们全副武装,要在湍急的河水中游到对岸。
张大彪第一个跳进河里,柱子紧随其后。冰冷的河水让队员们直打哆嗦,但求胜的欲望支撑着他们向前游去。
游到河中央时,一个战士突然抽筋,开始下沉。旁边的队员立即转身去救,两人在水中挣扎。
“继续前进!不要停!”李云龙在岸上大喊,心如刀绞,但他必须硬起心肠。
最终,到达对岸的只有十二人。李云龙看着这些疲惫不堪但眼神坚定的战士,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第二天,特战队名单公布:张大彪、柱子、王根生...总共十人。落选的两个战士虽然也到达了对岸,但在其他项目上分数不够。
看着落选的战士含泪离开,留下的十个人心情复杂。他们知道,从今天开始,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李云龙把这十个人叫到面前,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新一团的尖刀,是插进鬼子心脏的十根毒刺!我要你们做到其他部队做不到的事,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十个人挺直腰板,眼神中燃烧着斗志。
“特战队,代号'狼群'!我要你们像狼一样凶狠,像狼一样团结,像狼一样狡猾!”
夕阳下,十个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李云龙知道,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特战队,将成为改变晋西北战局的关键力量。
而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面临真正的考验——与山本特工队的对决。但那将是另一个故事了。

![[亮剑:从逆袭俞家岭开始]无弹窗阅读_李云龙坂田全集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ba9aa679a3d6a610bd9a1a4516aecf72.jpg)




![[混吃等死的清穿生活]电子书_福晋康熙全文+后续-胡子阅读](http://image-cdn.iyykj.cn/0905/bd3c3434517a1e69687a79e36d1160dfabc527501d9ea9-3rXfNQ_fw480web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