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内,震耳欲聋的警报声和金属摩擦声终于被死寂所取代。窗外,消防车的红蓝警灯无声地旋转,将驾驶舱内两人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厚重的白色消防泡沫像融化的雪山,正迅速将机身下半部吞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混合了航空煤油、烧焦金属和化学泡沫的刺鼻气味。
林楷的双手仍然紧紧握着侧杆,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他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紧紧贴在座椅上,冰凉一片。陈默那句“你像个真正的飞行员”,像一颗投入他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那不是父亲式的期许,也不是前辈的鼓励,而是一个顶尖高手对另一个刚刚崭露头角者的,平等的认可。
“执行关车程序。”陈默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凝重的寂静。他的语调恢复了往常的冷硬,仿佛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迫降只是一次普通的模拟机训练。
“是,机长。”林楷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巨大的情绪波动中抽离出来。他松开僵硬的手指,开始按照检查单,逐项关闭仍在运行的系统。他的动作依旧标准,但这一次,不再有丝毫的僵硬和犹豫。每一个按键,每一次确认,都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笃定。
当最后一个开关被关闭,仪表盘上的“星河”彻底熄灭,驾驶舱陷入了完全的黑暗与寂静,只剩下应急灯昏黄的光晕。
“走吧。”陈默解开安全带,站起身。他的身形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挺拔。
通过紧急滑梯撤离后,林楷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他们刚刚驾驭的这头“受伤的巨兽”。A320neo优美的机身此刻显得狼狈不堪,右侧引擎的外壳被撕开,露出里面焦黑扭曲的零件,像一个血肉模糊的伤口。机腹下方,一道长长的、深可见骨的划痕从机翼根部一直延伸到机尾,在泡沫的覆盖下若隐若现。
不远处,178名乘客和机组成员都已安全撤离,惊魂未定地聚集在一起。当他们看到陈默和林楷走下飞机时,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掌声和欢呼。林楷看着那些惊恐后重获新生的脸庞,心脏再次被一种复杂的情感攫住。这不是完成考试后的成就感,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名为“责任”的重量。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他翼下承载的,是上百个家庭的希望。
然而,掌声和欢呼只是暂时的。真正的考验,在地面上才刚刚开始。
两天后,东方天际航空公司总部大楼,一间气氛严肃的会议室里。
长条形的会议桌一侧,坐着林楷和陈默。对面,是公司总飞行师、安全总监高天阳,以及两名来自民航局事故调查组的官员。明亮的灯光从天花板上直射下来,让每个人的表情都无所遁形。
“……根据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的初步分析,以及对飞机残骸的检查,我们可以确认,东方天际8633航班在巡航阶段遭遇大型鸟群撞击,导致右侧引擎严重受损并起火。陈默机长和林楷副驾驶在特情处置中的前期操作,符合手册规定,准确无误。”一位调查组官员用平铺直叙的语调念着报告。
林楷的背挺得笔直,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动不动。
“问题在于,”安全总监高天阳开口了,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一丝不苟,带着金属般的质感。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审视的目光像手术刀一样落在林楷身上。“在进近阶段,当ECAM系统明确显示‘LANDING GEAR DN’,三盏绿灯全部亮起时,你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立刻降落,而是执行了一次非标准的‘低空通场’程序?”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高总监,”林楷开口,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当时,我们的液压B系统压力值正在持续异常下降。根据A320的设计,右侧主起落架的收放和锁定指示,都与B系统相关。逻辑上,一个正在失效的系统,其提供的‘安全’信号是不可信的。”
“逻辑?”高天阳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讥诮,“林楷,你是个新飞行员。对你而言,手册就是唯一的逻辑。手册上写着,三盏绿灯,意味着起落架锁定。你所谓的‘逻辑’,有没有可能只是你的主观臆测?这次低空通场,让飞机在低高度、单发状态下多飞行了八分钟,增加了燃油耗尽和姿态失控的风险。如果你的‘逻辑’是错的,这八分钟就是你拿全飞机人的生命在赌博。”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林楷心中残存的胜利喜悦。他意识到,在这些冰冷的规则和程序面前,英雄主义一文不值。
“我没有赌。”林楷抬起头,迎着高天阳锐利的目光,“我相信我的判断。飞行员的职责不只是执行检查单,更是要在信息矛盾时,做出最安全的决策。当仪表和物理定律发生冲突时,我选择相信后者。液压油在泄漏是物理事实,传感器可能出错也是物理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目视检查,是排除风险、建立绝对安全信心的唯一途径。”
他的话语清晰、坚定,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不再是那个在驾驶舱里会手心出汗的“萌新”,而是一个真正思考着飞行本身的飞行员。
一直沉默不语的陈默,这时缓缓地开了口。他没有看高天阳,目光落在面前的杯子上,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高总监,手册教我们怎么飞,但没教我们怎么思考。如果飞行员只是一个会读检查单的机器,那我们早就被电脑取代了。”他顿了顿,抬眼看向高天阳,“林楷的判断,我同意。低空通场的决定,我做出的。所有责任,我承担。”
简单几句话,却重如泰山。他把所有的压力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高天阳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正要反驳,调查组的负责人却摆了摆手。
“陈机长,不必这么说。”那位年长的官员语气温和,但眼中带着赞许,“事后对起落架的检查证明,右主起落架的下位锁定传感器在鸟击的冲击中断裂,并意外地搭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已锁定’的错误电路信号。如果你们当时选择相信仪表,后果不堪设G想。”
他看向林楷,点了点头:“在巨大的压力下,能够不迷信仪表,而是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做出教科书上没有、但绝对正确的决断……林楷,你挽救了178名乘客的生命,也为我们所有飞行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最终,调查结论将这次事件定性为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成功迫降”,机组的处置方式被作为优秀案例,写入了内部培训材料。
会议结束后,林楷和陈默并肩走在公司的林荫道上。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谢谢你,机长。”林楷由衷地说。他知道,如果不是陈默最后那番话,他今天可能很难过关。
“我只是说了实话。”陈默的脚步没有停,“别把高天阳的话放在心上。他不是坏人,他只是代表了规则本身。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规则的边界内,找到最优解。”他突然停下脚步,看着林楷,“你父亲,给你打电话了吗?”
林楷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打了。”
“他说什么?”
林楷想起了昨晚的电话。电话接通后,父亲林正阳在听完他有些语无伦次的叙述后,沉默了很久。久到林楷以为信号断了。最后,父亲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下次换你飞787的时候,注意点侧风。”
一句听上去没头没脑的嘱咐,却让林楷的眼眶瞬间红了。那是他们父子之间独有的交流方式,一句专业上的提醒,背后是深沉的关切和认可。
“他让我飞787的时候,注意侧风。”林楷轻声回答。
陈默的嘴角,第一次浮现出一丝真正的、可以称之为“微笑”的弧度。
“看来,他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陈默重新迈开脚步,向着远处的机库走去,“走吧,‘真正的飞行员’,去看看你的下一个伙伴。路还长着呢。”
林楷跟上他的脚步,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那片属于他的翼上青空,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广阔的方式,在他面前缓缓展开。而这一次,他不再有丝毫的畏惧。

![[翼上青空]全集阅读_林楷陈默全章节免费阅读](https://image-cdn.iyykj.cn/2408/3efe5d52ea2ff8547fc686e457d151e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