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韩老板的声音带着惯有的热络与试探。
林澈压下心中的波澜,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回应:“韩老板,巧了。最近……确实得了两件有意思的老物件,东西有点‘生’,正想找您帮忙掌掌眼。”
“生”在行话里,通常指来路不明、但可能是真品的东西。
电话那头的韩老板沉默了两秒,随即笑声更热情了几分:“哦?能让小林你都觉得有意思的,那肯定不是凡品!我在店里,方便的话现在过来?正好南边的老板也在,一起看看。”
“好,一小时后到。”
挂了电话,林澈没有丝毫犹豫。他选择先转化那件红山文化玉猪龙。心念一动,那枚散发着苍古气息的光点在他手中重新凝聚为实体——那个布满红褐色土锈的“C”形玉龙。

他找来一个软布盒,小心地将玉猪龙放入其中。选择先出手玉猪龙,是因为它年代过于久远,且特征独特,即便在顶尖专家眼中也极具争议性,反而更容易混淆视听,便于操作。而那幅范宽摹本,艺术价值和历史信息更清晰,需要更谨慎的处理。
一小时后,林澈走进了城隍庙附近那条熟悉的古玩街,来到了“博古斋”门前。
韩老板是个五十岁上下、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他身边坐着一位穿着中式褂子、面色沉稳的中年男子,手指上戴着一枚水头极好的翡翠戒指,想必就是那位“南边的老板”。
“小林子,快来快来!”韩老板热情地招呼他坐下,目光却早已落在了他手中的布盒上。
林澈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布盒放在桌上,打开。
当那件布满厚重土锈、造型古朴奇拙的玉猪龙呈现在眼前时,韩老板和那位南边老板的眼神瞬间都变了。
韩老板戴上白手套,拿起高倍放大镜,仔细端详起来,嘴里不断发出“啧、啧”的声音。而那位南边老板,虽然没动,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骤然锐利的目光,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土锈……这沁色……自然得很呐。”韩老板喃喃道,“这造型……前所未见,似龙非龙,似兽非兽,古拙大气,这包浆……了不得!”
他看了足足一刻钟,才缓缓放下放大镜,深吸一口气,看向林澈:“小林子,这东西……哪来的?”
“家里老辈传下来的,压在箱底多年,最近整理老宅才翻出来。”林澈早已准备好说辞,面色坦然。
韩老板深深看了他一眼,显然不信,但也没追问。古玩行规矩,不问出处。
“刘老板,您看看?”韩老板将位置让给那位南边老板。
刘老板上手更仔细,甚至用手指轻轻感受玉质的温润与锈蚀的粗糙,最后,他闭上眼,沉默了片刻。
“韩老板,林先生,”刘老板开口,声音低沉,“东西,我看老。非常老!老到……超出了通常的认知范畴。其形制,蕴含一种原始的、图腾性的力量,绝非后世臆造。我判断,至少是商周以上,甚至更古。”
他的判断基本准确,只是没想到是更古老的红山文化。
“林先生,开个价吧。”刘老板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澈。
林澈对市场价格并非完全了解,但他知道这东西的无价。他沉吟片刻,决定以退为进:“刘老板是行家,您看多少合适?”
刘老板和韩老板交换了一个眼神,刘老板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万。这东西风险太大,国内几乎无法公开露面,这个价,我担的风险也不小。”
三百万!林澈心脏猛地一跳。这远超他预期。但他知道,对于这种等级的文物,这个价格在黑市上其实并不算离谱,甚至对方可能还有不小的利润空间。
他面上不动声色,故作犹豫片刻,才点了点头:“可以。但我只要现金。”
“痛快!”刘老板脸上露出笑容,“现金需要点时间准备,明天这个时间,还是这里,如何?”
“没问题。”
交易达成,林澈没有多留,收起空的布盒,起身告辞。韩老板亲自送他到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小林子,以后有好东西,记得先关照老哥我。”
林澈笑着点头,心中明了,这条隐秘的渠道,算是初步打通了。
怀揣着即将到手的巨款和体内那幅更为珍贵的范宽摹本,林澈走在现代都市的霓虹下,感觉脚下的路都变得不同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