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是畅销小说家文东的作品,它的主角是文东,这本书形神具备,韵味无穷,本文讲述了:看到孩子如此懂事,桌上的张桂兰眼底流露出难掩的笑意。架着小鹰简单评估完,文东等小摆胸尾巴一撅拉了一条粑粑之后,立刻将小鹰又扁回到了手里。这小玩意儿喂点水,打了水条(一种几乎没有粪便大多数都是水的粑粑)就能出去干活儿。但是没有刻意训过叫远,为了保证安全,刚开始干活儿要挂弦儿。
《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精彩章节试读
看到孩子如此懂事,桌上的张桂兰眼底流露出难掩的笑意。
架着小鹰简单评估完,文东等小摆胸尾巴一撅拉了一条粑粑之后,立刻将小鹰又扁回到了手里。
这小玩意儿喂点水,打了水条(一种几乎没有粪便大多数都是水的粑粑)就能出去干活儿。
但是没有刻意训过叫远,为了保证安全,刚开始干活儿要挂弦儿。
所谓的挂弦儿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拴着鹰两条腿的腿绊儿下方,挂上一根轮胎线。
这样遇到猎物的时候放鹰捕捉,轮胎线就变成了安全绳。
如果鹰想要逃跑,或者捕猎失败上了树,安全绳的存在,就能确保不会丢鹰。
文东重新把鹰扁好,转身钻进了院子里的仓房。
在仓房里翻箱倒柜一通找,文东很快找到一卷褪色的细轮胎线,简单检查了下确认没有断,绕在短粗木棒上掐在手里就出了家门。
文东不知道小摆胸在王大脑袋手里有没有下地干过活,所以扁着鹰出门之后没有立刻去太远的山脚下草甸子等猎场。
放鹰要循序渐进,先扁着鹰出门在大街村道上溜达一圈,试试活儿再说。
打定主意,文东扁着鹰就去了后街。
正是秋收刚过的时候,这个季节路边到处都是捡拾草种的小鸟。
文东扁着小鹰走出不到两百米,就在道边上发现了一只圆滚滚的麻雀。
文东放慢脚步,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端着扁在手里的小摆胸。
见到地上蹦蹦跳跳的小麻雀,摆胸眼睛瞬间就活了。
只见它小脑瓜上下不停的耸动,注意力全都被地上的麻雀吸引了过去。
这是认上鸟了!
文东见状知道有戏,背身将轮胎线挂好,扁着鹰大摇大摆的往麻雀跟前儿蹭。
这个年代道边的鸟是不怎么怕人的,有时候人都走到跟前儿了,鸟都不飞。
鹰被扁在手里,麻雀也注意不到,还闷着头在道边吃草种子呢。
文东就这么轻松的贴到了七八米的距离。
瞅准机会,文东挥动右手手臂一个潇洒的助力放鹰动作,将扁在手中的小摆胸直接朝着麻雀丢了过去。
得到了手臂加速助力,脱手的摆胸翅膀展开猛地忽闪了几次,拖着一连串的残影朝着麻雀抓了上去。
叽!渣!渣!渣!!!
麻雀的惨叫声瞬间响起,小摆胸两只锋利的鹰爪死死地踩着猎物让其动弹不得。
中了!
一次就中,文东心底有点小兴奋。
这小鹰干活儿非常利索,不是个孬鹰!
生怕惊吓到第一次狩猎成功的小鹰,文东站在原地没有急着靠近,而是继续观察小摆胸抓稳猎物之后的反应。
小摆胸应该是肚子饿狠了,双爪一爪抓头,一爪掐着麻雀的翅膀根,微微展开翅膀保持平衡,然后低头用鹰喙一下一下的快速薅鸟毛。
这里要科普一个常识,猛禽进食,正式开吃前,都是要打毛的。
也就是将猎物体表的毛发薅秃露出皮板才会撕开伤口啄食血肉。
禽鸟类的猎物如此,野兔之类的猎物也一样。
文东让小鹰低头薅了一会儿毛,麻雀后背露出了一片光秃秃的区域。
眼看鹰很专注的吃食儿,文东慢步走到小鹰跟前儿蹲下,
只见他伸手按住麻雀压迫心肺一击毙命,然后用指甲将薅秃的位置撕开露出鲜红的血肉。
见了新鲜的血肉,小鹰立马低头去啄食,文东顺势捏着鸟站起身来。
小鹰也不怕人,就这么站在猎物尸体上,一口一口吃着血肉。
刚下地成鹰的第一只猎物,按照规矩是要给鹰吃饱的,但文东还计划着明天带小鹰去草甸子那边逮鹌鹑,所以今天成鹰的血食,有意识的稍微控制了一下。
大概让小鹰吃了三分饱,文东就用袖口遮住猎物,鹰看不到食物了,很自然的松开了爪子。
文东趁机用左手捏着麻雀揣到了兜里,然后架着小鹰在路边站立片刻稍作歇息。
同时顺带将刚才狩猎带出来的轮胎线,重新绕到木棒上收好。
吃了几口肉的摆胸似乎意犹未尽,低头在文东的手上蹭了蹭嘴钩上的血迹,很快羽毛又放松下来。
见鹰松了毛,文东知道这是体力恢复过来了。
于是文东左手搭着小鹰后背,很自然的蜷起手指,将小鹰又扁了起来。
小摆胸也不怕手,被扁起来之后缩着爪爪夹着翅膀很乖的样子,任由文东将鹰从左手倒到了放鹰惯用的右手掌心。
第一次实战出猎成功。
文东扁着小鹰继续往前走,寻找下一个有机会的目标。
就这么一人扁一鹰走在村道上,不到一个半小时的功夫,就逮了四大一小五只麻雀。
刚出猎的新鹰,训鹰过程中会控食儿,膘情相对会低一些。
膘小,体力储备就差,生怕把鹰放劈了,文东在放鹰逮了五只麻雀之后就决定结束今天的狩猎。
最开始逮的那只麻雀剩下部分全部喂给小鹰,剩下的四只就是今天出门放鹰试活儿的战利品了。
试活儿成功,文东心情颇为舒畅。
鹰干活表现不错,那明天去逮鹌鹑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
心情颇为舒畅的文东架着小鹰吹着口哨回了家。
刚刚进院门,就听到南墙边仓房里,大姐文静在跟母亲压低着嗓子争吵。
“你个死丫头,谁让你自作主张借李家钱的,咱们跟李家无亲无故,人家凭啥借这么大一笔钱给咱家!
那是借你钱吗?那是趁着你爸受伤,他们李家想好事儿呢!
他家的钱咱们可用不起,待会儿我跟你一起把钱送回去!
到了日子还不上钱,你就得给李家老二当媳妇儿,老李家那个二小子整天吃喝嫖赌不正干,你嫁给他这辈子就毁了!”
“妈……爸的腿不能再拖了!我听我老叔说,土法子治腿很容易恢复不好,运气差点就算勉强长好了走路也会跛脚!”
“那也不能把你往火坑里推,明天我就回娘家借钱给你爸治腿,咱们老文家虽然穷,但是不卖闺女!”
“我姥姥家日子也不好过,大舅春天盖新房还借了不少钱呢,哪有钱借给咱家!再说舅妈…”
……
几句话,文东就听明白咋回事儿了。
上辈子的时间线正常推进,大姐偷偷拿了李家‘好心’借的钱,回来跟老妈摊牌了。
老妈张桂兰虽然身体有点弱,但性子刚烈极有主见,家里大事儿就连老爸都要听她的意见。
上辈子老妈回娘家借钱,但是没有借到,大姐文静以死相逼,才算逼着母亲让步先拿钱给父亲治病。
有时候,一个错误的决定,转身就是一辈子。
文家到了小年没钱还李家,大姐就遵守约定当了李家媳妇。
但讽刺的是,做了手术之后后续营养跟不上,老爸的腿还是瘸了,文静搭上了自己下半辈子的幸福也没换来父亲伤腿的健康。
文东知道现在正是说服大姐跟母亲的好机会,加快脚步推开仓房的门。
第4章
“妈,大姐!!我回来了!”
老妈抬头看了文东一眼:“你去街头看看你妹妹啥时候放学,待会再回来,我跟你大姐说会儿话!”
这是以为文东没听见,将它支开呢。
文东索性也不绕圈子了,开门见山道:“妈,大姐,你们刚才说的我都听见了。我不是小孩儿了,给我爸治病的钱,我来想办法!”
大姐文静秀气的眉头一皱眼睛一瞪:“你有个屁办法!边儿拉呆着去,别激我收拾你昂!”
文东习惯性的一缩脖,也没敢跟大姐犟嘴,直接将刚才用小鹰逮的麻雀掏出来放在了两人面前。
“我刚才试活儿用这只小鹰逮了几只麻雀,明天就去草甸子那边逮鹌鹑去!
现在秋天草甸子鹌鹑多,活鹌鹑到镇上黑市卖,一只少说也值三毛钱!一天逮个十几二十只,就能卖五六块钱!
除了卖鹌鹑,我还能去村头水泡子钓鱼卖,新鲜的鲤子胖头草鱼都能卖钱。
给爸动手术治腿的费用,我找王大脑袋打听过了。
镇医院水平差,要想不留后遗症,最好是去市骨科医院。
像我爸这种非开放性骨折,去市里医院办住院加前期费用,最多也就花百十块就够,主要是后续恢复中的消炎,营养等要持续花钱。
借了李家的钱虽然够住院治疗,但如果后面没有收入,营养跟不上后续恢复效果也不见得理想。”
文东话说完,低矮偏仄的仓房里陷入了短暂的安静。
母亲张桂兰跟大姐文静,都对文东的表现有些意外。
这还是自家性子怯懦的儿子(弟弟)吗?
竟然突然开窍儿,知道想招儿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了。
“这几只老家雀儿真是你用鹰逮的?”张桂兰问道。
文东连连点头:“嗯呢,如假包换!
这小鹰飞的很快,道边隔着十来米的麻雀都能抓住,鹌鹑飞起来还不如麻雀快呢,肯定能逮着!”
张桂兰沉思几秒:“那就等你明天试试看!
如果真能用鹰逮鹌鹑挣到钱,就听你的先把钱留下给你爸治腿。
你爸性子倔,从李家借钱的事儿要保密!另外小娜跟小雨都不能跟她们说!”
“嗯呢,肯定保守组织秘密!”文东点头应道。
张桂兰摆摆手:“快进屋吧,这几只麻雀,晚上做饭放锅底下烧烧给你们吃!”
小娜是家里的老三,今年13岁,在镇上上初一,住校一周回家一次。
小雨是老幺,今年七岁,刚上一年级。
这两个妹妹,学习都挺好,尤其是小娜,在班里年年都是第一名。
上辈子因为老爸受伤的事儿,家里没钱,老三过了年就辍学了在家里帮衬着干活儿。
老师几次找到家里动员她继续读书结果小娜也死活不读了。
等小娜长大成年,后面找了个邻村的对象结婚,过了一辈子也没走出小山村。
文家之所以日子过得这么紧吧,跟家里把钱都拿去供孩子念书也有直接的关系。
村里许多人家,孩子读个小学识字儿了就不供了,但在文家,文建设没受伤之前,哪怕勒紧了裤腰带,也供孩子读书。
至于老大文静跟老二文东,这俩属于学习不好的,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
下午五点多,老幺小雨背着书包回来了。
刚进北屋还没放下书包呢,小鼻子就嗅啊嗅的看向了正在烧火的锅台。
“妈,锅底下烧着啥呢?一股烧鸟毛的味儿!!”
张桂兰抬起头来笑着说道:“你哥用鹰逮的老家雀儿,我给填锅底下了,待会儿烧熟了就给你吃!”
“哇。有烧老家雀吃,太好了!多会儿烧熟啊?我二哥逮了几只老家雀?”
小雨听到有烧老家雀儿吃,兴奋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张嘴就是一连串十万个为什么。
“锅底下有四只呢,想吃,先去写作业!”
“奥奥!好的!”
也不怪老幺儿馋,这个年月家里日子过得艰难,油水奇缺。
屯子里普通人家常年都是吃粗粮为主,主粮玉米,外加一部分红薯跟土豆,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
自家猪圈里养的年猪,开春化冻抓猪羔子回家,天天打猪草混上刷锅的泔水、糠养到入了腊月宰杀,接近一年才能长个一百多斤不到两百斤重。
文家供几个孩子读书要交学费,杀的年猪肉也不舍得都留下自己吃,要卖掉一大部分补贴家用,剩下小部分㸆了荤油把肉埋在坛子里,基本就是家里一年的荤腥来源。
……
一会儿的功夫,晚饭做好了。
张桂兰将晚饭盛出来端上桌,给掌柜的文建业端一份在炕桌吃,然后喊家里三个孩子出来吃饭。
晚饭是大碴粥,玉米面饼子,菜是没什么油星的炖土豆外加一碟自己腌的咸菜。
在馋猫小雨的期待下,老妈从锅底下掏出四个黑漆漆的烧老家雀来。
这老家雀别看烧的漆黑,实际上只是外面的毛烧成了碳壳。
老妈简单的敲打几下,轻松扒开碳壳,露出了里面散发着香气的麻雀肉来。把肚子内脏掏掉,就可以吃了。
“你们姊妹仨,小雨最小,吃两只,小静跟小东一人一只,吃自己的那份,不许抢别人的!”老妈非常威严的给家里孩子分烧熟的老家雀。
文东溺爱的看了小幺妹一眼,将自己分到的烧家雀儿也给了妹妹。
“哥不馋,你吃吧,吃了长大个!”
“谢谢哥!!”小雨迫不及待的接过烧家雀就要往嘴里塞。
“这就吃了?不给咱爸咱妈掰根腿儿尝尝?”文东佯装生气的说道。
“奥奥,对!给爸爸还有老妈也尝尝!”
小雨乖巧的掰下老家雀的腿儿递到母亲跟前儿。
在张桂兰接了之后,小雨更是拿了一整只烧家雀送去了里屋炕上。
“爸,给你吃烧家雀儿,我哥逮的,你尝尝,可香了!”
“哎,好!小雨真乖!”屋里传来了老爸文建设的夸赞声。
这就是《重回1982:我在长白山靠驯鹰狩猎发家》本章小说免费阅读,看精彩又好看的小说,就上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