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尘,多谢你为我赎身。】
看着那一个个字眼,连书意连忙用手撑住书案,稳住身形。
她颤着手,一封一封打开了其他的信笺。
【阿尘,上回我们去竹林的时候,你偷偷往我衣兜里藏的香囊,我很喜欢】
【阿尘,你花灯上写了什么愿望,是关于我的吗】
【阿尘,谢谢你给我准备的节日礼物,你真好。】
【阿尘,你送我的宅子,这宅子有一处水亭,夏日时,我们可试试在此处欢爱。】
那一句句浓情蜜意,此刻像是化为无数利刃扎进连书意心口,痛的她无法呼吸。
前些日子,林逸尘称布庄生意亏损,让她从胭脂铺取了些银票应急。
所以,根本不是什么生意亏损,只是他急着为另一个女子赎身,急着为她买一处宅子安家。
连书意心如死灰,她颤抖着双手,唤来贴身丫鬟,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翠儿,你帮我把这些信件拓印下来。”
翠儿看着自家夫人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满是担忧,小声问道:“夫人,您……这是怎么了?这些信件……”
连书意摆了摆手,不想多做解释。
“别问了,你只管照做便是。”
翠儿不敢再多言,赶忙接过一沓厚厚的信笺。
做完这一切,连书意仿佛耗尽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
泪水再也不受控制,如决堤的洪水般夺眶而出,顺着她苍白的脸颊肆意流淌,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
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与林逸尘相识相恋的点点滴滴。
那时的他,浑身散发着青涩与真诚的气息,为了追求自己,可谓是绞尽脑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犹记初逢那日,林逸尘刚从学堂结业,归来继承家族的庞大产业。
彼时的他,周身萦绕着未经世事的青涩与稚嫩,眼神里满是初涉尘世的懵懂与迷茫。
而她,为了撑起风雨飘摇的家,早已在这复杂世间辗转奔波多年,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
当林逸尘对她流露出倾慕之意,展开热烈追求时,连书意的第一反应便是婉拒。
在她眼中,两人年岁的差距仿若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加之自己历经生活磨难,心已疲惫,实难想象与这样一个看似稚气未脱的少年共度余生。
故而,一次又一次,她冷淡地将林逸尘的真心拒之门外。
然而,林逸尘并未就此罢休。
他以无数细致入微的关怀,渐渐消弭着连书意心中的防备。
每个清晨,他都会差人准时送来一份热气腾腾的羹汤,因知晓她脾胃虚寒,特意吩咐厨子准备滋补养胃的食材精心烹制。
她为家中事务忙碌时,他会悄然在旁,帮她整理账目、抄写文书,而后递上一盏暖茶。
逢上雨天,他总会早早备伞,候在她归家的必经之路,即便自己被雨淋湿大半,也会先小心翼翼地为她遮风挡雨。
终于,在一个月色如水、繁星闪烁的夜晚,林逸尘鼓起勇气向她倾诉衷肠。
他目光灼灼,深情地望着连书意,说道:“在我身旁,你永远可似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你尽可毫无保留地信我、依我。”
那一刻,连书意望着他诚挚的眼眸,心中似有什么坚冰悄然融化。
她蓦然明白,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从来不是年龄的差距,而是自己那颗在生活重压下变得踌躇不前、怯懦畏缩的心。
他们在一起后,感情一直很好,可谓是羡煞旁人。
可如今,曾经那些甜蜜的海誓山盟、春日暖阳般温暖的过往,都如同绚丽的泡沫,在残酷现实的猛烈冲击下,“噗” 地一声,化作了虚无的泡影。
连书意擦了擦脸上的泪,脚步虚浮的出了府。
她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女子,让他这般轻易的就忘了他们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