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幼小的我们也因此早早学会了姐妹连心。
感觉难过的时候,我们就拉着小手,蒙在被子里,将眼泪都藏在黑暗里。
我们很快就承认了我们的父亲是一个很难讨好的人。
所以后来的日子里,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赞美,尽力去弥补缺失的情绪价值。
可是弟弟出生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抓阄的时候,弟弟一把抓中了钥匙,爸爸乐得嘴都合不上,不停地鼓掌。
“好好,好小子,才屁大点大就知道家里的房子都是给你留的。”
“再抓,再抓,爸爸看看你喜欢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抓住了什么,因为很明显,我没有弟弟这样连抓阄都全程录像的记录的待遇。
但我看到过妹妹的,妹妹很机灵,看出了爸爸掏钱时不情不愿的样子,知道那是好东西。
几乎是爸爸刚把百元大钞放下,妹妹就伸着小腿过去一把将红票子抓在手心。
周围的亲戚都说好,一看这丫头就是有出息的孩子,能挣大钱。
但是爸爸很不满,“怎么不抓个粉笔,这么小就知道钱钱钱,势利的不行。”
亲戚们一下子僵了脸色,谁也想不到一个成年人对着自己才出生不久的亲骨肉,居然说得出这种话。
不过转眼想了一想,爸爸又笑开,“不过也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到时候能给老子捞一点嫁妆回来。”
那时候我还小,只是因为爸爸特别的反应将这一幕记得特别牢,但是并不知道这些词的意思。
上了学之后,小女生们凑在一起什么都聊,我将这几个词问了出来。
第二天,同班的小女生问了爸妈回来,告诉我,“老祖宗活着的时候,说女孩子出嫁以后,就不算爸爸妈妈家的人了,所以男生娶女生的时候,会给女生一笔钱,让她愿意当自己家的人。”
我现在长大以后,还记得当时那个女生的话,从这几句描述中就可以看出,她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
长大了以后,我还明白了,爸爸对于我们两个女儿的态度,就是送去上学镀点金,以后嫁人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然而就算是爸爸的态度这么两极分化。
我扪心自问,从小到大,我对这个有四岁年龄差的弟弟一直很好。
哪怕有无数次因为爸爸妈妈的爱过于偏心而感到嫉妒,但是我从来没有讨厌过他。
弟弟从小都是跟在我和妹妹屁股后面,小奶团子姐姐姐姐地叫着。
可是我还是不能理解,只是出来上大学四年没有见面,他的性格居然变了这么多。
当时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爸爸怎么样都不同意。
别人家的父母看见了孩子考上211,都是欢天喜地,甚至家里亲戚孩子考上一本都有专门摆宴庆祝的。
但我爸不是,他看着这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就像斗兽场的牛看见红布子一样。
一下子气的他开始发疯。
手边有什么他就抓起来,花瓶相框书本。
各种锋利又坚硬的边角重重落在我的身上,眼看着我裸露的手臂,脖颈上都显出青紫和血痕,他还是没有停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