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600报销只批500,我转身拒了千万大单中的主角人物有沈默李慧,这是一本现代言情风格的小说,由作者沈默编写,这本书妙语连珠,妙笔生花,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路过王总的办公室,他正和客户在电话里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仿佛下午那5100块钱的“胜利”,让他格外舒畅。我辛苦跑项目,垫付5600。报销被卡,最后只到手500。面对5100元的损失,我没有骂娘,反而笑出了声。领导嘲讽我:“你看,不闹事多好,年轻人要懂得吃亏。”我点头称是,目光沉静。
《5600报销只批500,我转身拒了千万大单》精彩章节试读
路过王总的办公室,他正和客户在电话里谈笑风生,意气风发,仿佛下午那5100块钱的“胜利”,让他格外舒畅。
我辛苦跑项目,垫付5600。
报销被卡,最后只到手500。
面对5100元的损失,我没有骂娘,反而笑出了声。
领导嘲讽我:“你看,不闹事多好,年轻人要懂得吃亏。”
我点头称是,目光沉静。
两天后,公司一个价值千万的项目需要紧急出差。
任务工单发到我这里,我直接点了个“不接收”。
工单被发到群里,无人回应。
没人傻到再拿5000块钱去赌公司的良心。
财务主管急了,给我打电话:“上次的5100块,我马上给你补齐,你把这次任务接了。”
下午三点,财务办公室的空气黏稠得像化不开的胶水。
我走进这间办公室,将一叠厚厚的发票小心翼翼地放在李主管的桌上。
那叠纸承载着我半个月的奔波和一个月的薪水,总额5600元。
都是为公司那个紧急的“天狼星”项目垫付的款项。
李主管,一个年约四十,脸上没有一丝多余表情的女人,她戴着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像两颗冰冷的玻璃珠。
她拿起发票,用指尖快速翻阅,纸张发出哗啦啦的脆响,像是在嘲笑我的天真。
她的表情从公式化的审视,迅速转为一种毫不掩饰的不耐。
“沈默,你新来的?”她头也不抬地问。
“李主管,我来公司一年了。”我平静地回答。
她“哼”了一声,ch ch一张酒店的住宿发票,“超标了。公司规定,普通员工出差住宿标准每天不得超过三百。”
“可当时情况紧急,S市正在开大型展会,三百以下的酒店全部满房。这一点我在出差前跟王总报备过,他同意了的。”
我又从文件夹里ch ch一份打印好的内部审批邮件,递到她面前。
邮件里清晰地写着,我已申请特殊时期的费用实报实销,抄送人里有王总。
王总没有回复邮件,但他当时在电话里明确对我说了“没问题,项目要紧,先办正事”。
李主管瞥了一眼邮件,嘴角撇出一个轻蔑的弧度。
“口头批准?”她冷笑一声,那笑声像是从生锈的铁门里挤出来的,“口-头-批-准-不-算-数。这是规矩。”
她当着我的面,拿起那张住宿发票的复印件,动作干脆利落地“嘶啦”一声,撕成了两半,扔进了脚边的垃圾桶。
我的心脏像是被那撕裂声同步扯开了一道口子,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继续翻着,每一张她认为“不合规”的发票,都被她用红笔重重地划掉。
客户招待的餐费,“超标”;
为了赶时间打的专车,“不合规,为什么不坐地铁?”;
购买紧急备件的发票,“没有提前走采购流程,不批”。
第2章
我感觉血液在一点点变冷,争辩的话语堵在喉咙里,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我看见,隔着财务办公室的玻璃墙,我的直属领导王总,正坐在他宽大的老板椅里,悠闲地品着茶。
他看见了我,也看见了李主管的动作,但他只是抬了抬眼皮,没有一丝要介入的意思。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翻涌,“李主管,这些都是为了项目顺利完成的必要开支,每一笔都有记录。”
“你的记录没用,公司的规定有用。”她终于停下手,拿起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通按,最后,在报销单上写下了一个数字。
她把单据推到我面前。
“审批金额:500元。”
那三个黑色的数字,像三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我的眼睛里。5600元,最后只剩下500元。
我胸口一阵剧痛,仿佛被人用重锤狠狠砸了一下,喘不过气来。5100元,那是我一个半月的房租和生活费,是我省吃俭用才存下来的一点积蓄,现在,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李主管,这不合理,我要求跟王总当面对质。”我的声音因为极力压抑而有些沙哑。
李主管靠在椅背上,双臂环胸,一副看好戏的表情。
她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王总的办公室。
“王总,沈默对报销金额有异议。”
我紧紧盯着那面玻璃墙,王总放下了茶杯,他甚至都懒得走过来。
他拿起电话,冰冷而油滑的声音从李主管电话的听筒里传来,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小沈啊,就按财务说的办。公司最近也不容易,大家都要有点奉献精神嘛。”
“奉献?”我在心里冷笑,我的奉献就是自掏腰包给公司填坑吗?
我看着桌上那张薄薄的500元审批单,脑海里飞速计算着这笔钱对我生活的巨大冲击,也清晰地看到了公司这副无耻的嘴脸。
没有愤怒的咆哮,没有声嘶力竭的争吵。
我只是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笔,在那张屈辱的单据上,签下了我的名字:沈默。
李主管以为我彻底认怂了,脸上露出了一个胜利者才有的,带着怜悯的笑容。
她大概在想,又一个被现实磨平棱角的年轻人。
王总似乎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挂了电话,慢悠悠地从自己办公室走出来。
他走到我身边,用那只戴着金表、油腻腻的手,故作亲昵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你看,不闹事多好。年轻人,要懂得吃亏是福。”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诲”,眼神里却满是毫不掩饰的轻蔑和嘲讽。
仿佛我不是一个为他创造价值的骨干员工,而是一个可以随意打发和羞辱的乞丐。
第3章
我能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肌肉在剧烈地颤抖,一股要把他那只手甩开的冲动几乎要冲破理智的牢笼。
但我没有。
我甚至没有骂娘。
我抬起头,看着王总那张自鸣得意的脸,诡异地,我笑了。
那是一个极其平静,甚至带着几分愉悦的笑容。
笑声很轻,却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像冬日里结在窗上的冰花。
王总和李主管都愣了一下,大概是被我这反常的反应弄得有些不解。
我没再看他们,转身走出了财务办公室。
背后,是他们低声的议论,和王总那句得意的总结。
我知道,他们把我这声笑,当成了屈辱的极致,是无能狂怒后的彻底放弃。
他们错了。
这不是结束。
这是开始。
回到我的工位,整个部门的空气都有些异样。
同事们投来的目光里,有同情,有怜悯,也有几分看热闹的幸灾乐祸。
王总没有放过这个杀鸡儆猴的机会,他端着茶杯在办公室里踱步,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所有人都听见。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要敲打敲打才知道天高地厚。你看沈默,多听话,我一个眼神,事情就解决了。都学着点,别总想着跟公司算小账,格局要大!”
周围一片附和声,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同事,此刻都成了王总的应声虫。
我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下午茶时间,项目组的秘书张助理端着一杯咖啡,悄悄放在我的桌上。
她是个刚毕业的女孩,眼里还带着未被职场污染的清澈和正直。
“Leo姐,”她小声说,“你这次真的吃了大亏了。王总他们太过分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真切的担忧和不平。
“以后出差可得注意点,能让公司预支就千万别垫付。”
我抬起头,对她露出一个安抚的微笑,“谢谢你,小张。我没事。”
我确实没事。
愤怒和屈辱在签下名字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我压缩、封存,转化成了另一种更冰冷、更强大的燃料。
我没有回应张助理的同情,也没有沉浸在损失5100元的沮MET中。
我在做更重要的事——清点我的筹码。
我的手指在公司的项目管理系统里快速调阅,未来一周,不,是未来三天的项目排期。
一个加粗标红的项目代号,瞬间抓住了我的全部注意力——“A计划”。
这是一个价值千万的紧急项目,客户是业内巨头,合同里签了严苛的交付时限和高昂的违约金条款。
而“A计划”的核心技术瓶颈,在于一套我独立开发的加密算法。
现场的设备调试和代码植入,必须由我亲自完成。
第4章
我是整个项目组,乃至整个公司,唯一一个能在48小时内,远程或现场解决这套算法突发问题的人。
我,沈默,这个在王总眼里“一个眼神就能搞定”的“好糊弄”的年轻人,是“A计划”无可替代的心脏。
接着,我仔细核对了公司的OA工单系统。
任务推送机制:紧急任务会优先指派给核心负责人。
指定执行人:一旦指派,系统会锁定,除非执行人拒绝,否则无法转派。
拒绝惩罚机制:拒绝紧急任务,会在个人档案中记一次“绩效警告”。
我看着那条“绩效警告”的说明,笑了。
对于一个价值千万、失败了会让区域总监都可能被问责的项目来说,一次“绩效警告”的惩罚,简直就是个笑话。
我那声冰冷的笑,不是认输,而是那一刻,我彻底确认了两个残酷而清晰的事实:
第一,这家公司,我的领导,会为了区区5100元,毫不犹豫地碾碎一个核心员工的忠诚和尊严。
第二,我在这家公司的真实价值,以及我手中握有的筹码,被他们严重地,甚至是愚蠢地低估了。
晚上,办公室的人陆续走光,只剩下加班的零星几人。
我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默默地,将所有与“A计划”相关的,非公司核心机密的个人工作笔记、调试日志和思路框架,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然后,我写了一个简单的脚本程序,设定了一个定时邮件。
一旦我决定按下那个按钮,这些资料会立刻发送到我的私人邮箱。
这是为最坏的打算做的准备——如果公司选择鱼死网破,我需要这些证据来证明我的工作成果和专业能力,为我的下一份工作铺路。
做完这一切,我起身去茶水间接水。
5600报销只批500,我转身拒了千万大单&沈默完整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风格搞笑,构思大胆,脑洞清奇,作者脱离套路,用个性化描写手法和不一样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既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故事。